这或许是我国银行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状况:同样是一年期存款,在三家不同的银行可以获得三种不同的利率。昨日是央行降息首日。随同降息,央行也扩大了各银行利率浮动的区间。
昨天,各家银行给出了不同的存款利率,这也是国内商业银行的利率第一次出现分化。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利率市场化的典型表现之一。
五大行利率维持下调前标准
昨日,记者向多家银行询问后发现,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大行,继续将一年期存款利率维持在下调前的3.5%。这意味着,假设储户在五大行办理10万元的一年期存款,获得的利息与之前在五大行办理存款一致,均为3500元。
按照央行的下调标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从昨日起由此前的3.5%下调至3.25%,而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据此计算,一年期存款利率至多可调整为3.575%。
五大行网站公布的最新存贷款利率数据显示,五大行继续维持3.5%的利率标准,但将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4.65%和5.1%。
而在贷款利率方面,五大行按照央行的下调方案,分别将6个月内和6个月至一年的贷款利率下调至5.85%和6.31%。
部分银行推出“差异化利率”
五大行“我自岿然不动”,部分地方银行却早已按捺不住,在央行的允许浮动区间内,为吸引存款,将利率相应调高。
“本行存款利率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即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75%。”广东华兴银行昨日宣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比央行降息前还要高。同样调高的还有宁波银行,其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75%。
还有的银行针对不同金额的储户拿出了“差异化利率”,比如南京银行宣布,1万元以下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而1万元以上(含)的存款利率则为3.575%,也达到了调整上限。
同样以储户在银行办理10万元的一年期存款为例,在这些银行存款,一年的利息为3575元,比起五大行所执行的利率,储户的收益高出了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