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叫停所空出来的巨大市场空间,迅速被公募基金盯上。华安、汇添富两家基金公司近期推出的创新型短期理财类基金,短短时间里募集420多亿元,成为业界议论的焦点。公募基金将据此进入觊觎已久的、一直由银行占据的低端理财市场。
短期理财基金发行火爆
在基金发行举步维艰之时,银行理财却顺风顺水。来自金融界网站的统计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每周发行数量都在300只左右。
由于存在银行高息揽储冲规模等问题,一个月内的短期理财产品而被银监会叫停,空出来的巨大市场引起公募基金的关注。率先开发出短期理财类基金的华安、汇添富也迅速尝到了创新的甜头。
据记者了解,仅用一周左右时间发行的华安月月鑫快速募集182亿元,汇添富理财30天也募集了244亿元,成为近期基金理财市场上少有的火爆热点。
据金融界数据产品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5月24日-30日的一周内,国内共29家银行发行256只理财产品。其中,1-3个月理财产品数量首次未超过50%。银行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在短期理财上的此消彼长效应可见一斑。
居民投资渠道仍显单调
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这种短期理财基金的投资起点较低,1000元起认购,比银行理财产品动辄5万、10万元起售的门槛“亲民”很多,满足了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理财需求。
同时,短期理财基金在运作期到期后如客户不选择赎回,则进行自动滚续,资金运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而银行理财产品往往存在前后几天占压资金、各款理财产品之间也存在时间上的断档。
最值得注意的创新在于,短期理财基金采用恒定组合及运作周期与投资品种久期匹配的运作方式,使管理人在产品运作周期开始前即进行协议存款利息的谈判,并能通过公开市场来预判目标投资产品的到期收益率。这也使监管层罕有地允许其公布“参考年化收益率”,从而与银行理财更进一步地接轨。
但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短期理财基金往往有一个汇集各种投资产品的资产池,除了中央银行票据、金融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金融工具外,还包含有银行信贷资产、信托产品等资产,是一个范围更广的资产池。
华安基金最新公布的华安月月鑫第一期投资组合构建情况显示,截至5月15日,该基金投资于银行定期存款的比例高达99.93%,仅有0.07%投向其他标的。华安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短期理财基金的产品设计者黄勤解释说,在目前时点,缺乏其他合适的投资品种是月月鑫主要选择定存的重要原因。“下一步,扩大投资范围也将是此类短期理财基金继续创新发展的方向。”
收益下降考验创新能力
随着央行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资金面的宽松,使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步入下降通道。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投资期限在1个月以内、1至3个月和3至6个月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3.9%、5%和5.3%,环比均出现下降。
4月,各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中,非保本型的预期收益率普遍在5%左右;保本型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只在3.5%左右,较去年5.5%左右的预期收益率下降很多。
从华安基金的模拟收益中可看到,其创新型理财基金的模拟组收益最高出现在资金价格高企的2011年,达到5.42%,同期三个月定存利率为2.73%。但目前,市场上已很难找到5%以上的收益率。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理财选择了拓展理财产品的投资渠道,除了黄金类理财产品外,外汇类产品也渐成热点。以最近一周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排行榜看,前三名均为澳元理财产品,有2只澳元理财产品收益率方面超过5%。
刚刚面市的理财基金则选择了扩展投资期限,丰富产品线。华安基金在月月鑫之后,推出了季季鑫;汇添富基金则在汇添富理财30天之后,推出了汇添富理财60天。汇添富理财60天产品拟任基金经理曾刚认为,将封闭运作期限扩展到2个月,有利于规模稳定、降低流动性管理压力,其组合剩余期限增至180天,有望通过更高比例的期限错配来获得更高收益,对流动性要求相对较低但预期收益率更高的投资者更有吸引力。
实际上,最早“吃螃蟹”的华安与汇添富已快速收获了创新带来的红利,该类产品的大规模发行直接影响到基金公司规模前十大排名的座次变化。金融界数据显示,华安以排名第七的基金规模直逼广发,汇添富也一跃成为行业排名第八的基金公司。受此影响,其他基金公司也已开始排队审批此类基金,基金开始正式进入原本由银行独大的低端理财产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