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底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3%。这么多的经营利润,投向哪里更需要深入观察。因为,这决定着银行业是不是真正在为实体经济服务,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是不是通过成本高昂的改革获得了提升,银行业自身的发展和稳定是不是可持续。
监管机构相关负责人与业内专家对此进行了梳理,增加信贷投放、上缴税收和红利、补充资本金及拨备是银行业利润的主要投向。
增加信贷投放
银行业的信贷超常投放,为经济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避免我国经济急转直下,银行业被要求超常增加信贷投放。2009年,人民币新增贷款投放量达到9.59万亿元,此后,2010年和2011年人民币贷款分别增加7.95万亿元、7.47万亿元,增速分别为33.0%、19.7%和15.8%。这与欧美等国的信贷收缩形成鲜明对照。可以说,银行业的信贷超常投放,为经济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就银行经营而言,信贷投放是受资本充足率约束的,要扩大信贷投放,就要增加资本金,利润留存则是资本金补充的主要来源。
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的是,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需要充足的利润补充资本,这样才能保持自身稳健运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增加国家税收及上缴红利
国有商业银行每创造1元钱利润,至少有0.7元是国家的直接收益
据统计,2008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上缴营业税和所得税1.64万亿元,其中2011年上缴了5919亿元。同样,2008年以来,5家大型商业银行累计向国有股东分红4900亿元。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表示,这是银行业以实际经营成果回报国家和社会。
杨再平表示,以国有控股的5大商业银行为例,在目前的股权结构中,财政部、汇金公司和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权一般在70%左右,还不包括其他国有企业、国有机构对银行业的投资(以工行为例,目前股权结构中,财政部和汇金公司持股比例70.76%,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持有5%)。这意味着,国有商业银行每创造1元钱利润,至少有0.7元是国家的直接收益。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自上市以来,共实现税后净利润超过2.3万亿元,据此测算,国有股享有收益超过1.6万亿元;银行业持续的利润增长,也为股东和投资者提供了丰厚的股权增值、分红派息等投资回报。
据统计,2008年以来,5家大型商业银行累计向国有股东分红4900亿元。以工行为例,工行自2006年股改上市以来,共实现税后净利润约5400亿元,其中国有股获利4100亿元,占比75.93%;国有股权从中现金分红2000亿元,国有股权增值超过8000亿元。国家前期对国有银行救助、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上市等的投入,现已基本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