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1年的投资理财市场来说,抗通胀,跑赢CPI,无疑是贯穿全年的一条主线。欧债危机的纠缠不清,让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股市跌跌不休,基金受累亏损连连……回望2011,总有一个投资理财“触点”牵动你。时值年末,跟着本报小编一起回望盘点下吧。
银行理财产品:并非“只赚不赔”
新闻回放: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爆发性增长,截至10月底,全国发行规模已超过14万亿元,远远超过了2010年全年募集的7.05万亿元,堪称创历史之最。7天至90天的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5%~7%,导致市场上一度出现几亿元的理财产品被“秒杀”的盛况。
小编点评:与基金和股市的惨淡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可谓“风景这边独好”,不仅收益高,而且收益稳定,风险小,大部分产品都能实现预期收益率。不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非“只赚不赔”,风险与收益对等是投资市场的铁律,比如平安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就巨亏33%。
黄金:“疯牛”不止 全民掘金
市场现象:1月27日,国际金价位于2011年度最低点1308美元/盎司。9月6日,金价飙升为1920.38美元/盎司的历史最高点,最高升幅比例达到46.78%,这使得具有避险功能的黄金成为年度金融皇冠上的明珠。买黄金对冲通货膨胀成为当下投资热词。
小编点评:在所有的投资品种里,黄金投资被称为“最优避风港”,不少投资黄金股与实物黄金的投资者都获得了“大丰收”。同时,金条、金币、黄金饰品、纸黄金、黄金期货、黄金股票、保证金交易等各种黄金投资方式“风生水起”。不过,在这场“全民掘金”的游戏里,也有部分投资者自己炒金输得一败涂地,比如福清的郭先生,炒金1月就亏损8万多元。
债券:排队买国债再现榕城
新闻回放:2011年,财政部共发行了3期凭证式国债、19期记账式附息国债、四期记账式贴现国债、12期储蓄国债 (电子式),其中凭证式国债和储蓄国债深受个人投资者青睐,销售非常火爆,排队买国债的现象再现榕城。
小编点评:在人们的概念中,购买国债的主体一般是中老年人,但在2011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购买国债的队伍里。负利率的尴尬让很多不甘让钱“变毛”,而无法承担过高风险的普通民众就将存款变成了国债。
基金:遭遇“三无”市场
新闻回放:这注定是个“少输即赢”的基金年。截至2011年11月30日,年内标准型股票基金的平均亏损达18.78%,普通股票型平均亏损19.21%;在混合型基金中,股票仓位上限95%的偏股型基金年内平均亏损18.41%,仓位上限80%的基金平均亏损15.61%;仓位上限95%和80%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分别平均亏损16.50%和15.19%。
小编点评:2011年投资市场低迷,基金整体萧条。回过头来看这一年的A股市场,有基金经理调侃:2011年是一个“三无”的市场,无趋势、无线索、无主题。同时,2011年“黑天鹅”频现,各种事件、问题乃至危机集中爆发,资本市场遭遇股债双杀,这一年,被基金经理称为“最难做的一年”。 (刘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