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万亿钱袋子如何打理
前不久,招商银行和贝恩管理顾问联合发布了《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较2009年末同比增加约19%,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已达50万人。
62万亿的钱袋子如何打理?作为全球私人财富增长最为迅速的国家,百姓对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住宅投资降温度
过去10年里,住宅投资一直是国内财富管理的主要方式,但不断加码的楼市调控,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今年5月,新房住宅成交总量为6269套,仅为4月份的51%;截至5月29日,北京5月内二手住宅交易套数为7190套。北京中原地产指出,这是最近28个月来二手住宅成交的最低谷。
招商银行的报告显示,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中国内地高净值人群直接购买国内住宅的投资热情下降。60%以上高净值人士倾向于减少或维持不变现在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在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比重从2009年初的17.9%下降到2011年初的13.7%。
“考虑到国家对房价的调控,未来应该不会再增加对住宅的投资,可能会考虑其他方式参与投资。”长期投资房地产的何先生表示。与他相同,报告指出,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的1—2年将不再增加房地产市场投资,一半的高净值人士表示逐步在撤回房地产市场上的资金。
对于选择继续投资房地产的高净值人士,投资方式也有所改变。约40%的受访者表示未来1—2年“转为购买商铺,或通过房地产信托、地产基金等参与投资”。
此外,报告在对国内30个省市的300余名房地产从业人员的调研也显示,多数房地产从业人员认为房地产市场投资人士信心显著降低,普遍不看好房市在2011年将保持高速增长。这表明住宅类房地产投资市场正在逐步降温,住宅投资需求将逐步让位于刚性需求。
短期理财产品受宠
端午节小长假,各家银行争相推出假日超短期理财产品,期限在3天—14天不等,预期收益在2.8%—4.4%之间,一些热衷于银行理财投资的投资者也早已瞄准了超短期理财产品。
“现在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远高于活期利率,又便于资金的周转,而且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把钱存在银行还不如买银行理财产品。”正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家银行办理业务的张先生说。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基本实现预期收益,一些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更让不少投资者尝到了“甜头”,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正在成为投资者竞相争购的对象。投资者在各个银行间询价,发现同期最高收益的理财就迅速出击。
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达到了3691只,同比增幅超过百分之百;发行规模约计4.17万亿元人民币,这一规模已经超过2010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一半。4月,65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1323款个人理财产品,较3月虽减少164款,但数量上仍维持高位发行。今年理财产品发行爆发式增长已超出了市场预期。
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市场遭遇调控、股市低迷、通货膨胀使得银行理财产品近期逐渐升温。由于收益远超银行存款、而且风险适中,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很多追求稳定投资回报的投资者的选择之一。
股票市场多观望
证券投资作为一种理财投资工具已经为大多数老百姓接受。普通老百姓希望通过证券投资分享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
在通胀压力难以缓解、持续紧缩预期犹存的背景下,A股市场频繁震荡、波动加剧。2011年7月,A股市场呈现出下跌格局,上证指数前半月一路冲高至2800点附近,月末在高铁事件影响下,以高铁板块为代表的权重股受挫下跌,拖累市场。截至7月29日,上证指数收于2701.73点,单月下跌2.37%。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最新撰文表示,目前在股价不断下跌过程中,交易量越来越萎缩,表明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在减少,股价波动由少数人决定,多数人之所以选择观望,原因是对未来经济或市场趋势把握不准,不敢轻举妄动。
在避险情绪升温的同时,债券基金、保本基金等低风险投资品种则开始大行其道,成为内地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的重头戏。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11陆家嘴论坛”,专门以“建设上海资产与财富管理中心”为主题举行了一场高层对话。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妙根援引数据说,13年间,内地公募基金机构数增长了10倍,目前已经超过60家。2010年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至2.5万亿元,较1998年的107亿元实现了高达233倍的增长。
除了公募基金,基金公司的另一主打产品——基金专户在过去两年中异军突起。与此同时,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也在不断壮大。占尽渠道和客户优势的银行理财产品,从“灰色地带”走出的阳光私募,以后起之秀身份崛起的券商集合理财,2010年私募股权投资类产品的年末余额较2009年增速达到30%。
黄金投资受青睐
“对我来说,投资黄金也是一种储蓄形式,比起银行储蓄,它更能抵抗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我的钱不会在通货膨胀中缩水。”正在购买金条的王旭女士坦言。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投资黄金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黄金投资市场虽然从2004年才开始开放,但整个市场发展极为迅速,交易活跃。2010年中国的黄金投资需求总量达到187.4吨,与前一年度相比增长了71.1%。而这一强劲增长势头在2011年第一季度得以延续。
近日,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实物金条和金币投资市场需求量达90.9吨,同比增幅高达123%,超越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实物金条和金币投资市场。
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炳南指出,如果按照年平均金价,从1968年到1980年,年平均金价12年时间涨了17倍,2001年到2011年10年时间年平均金价涨了5倍。事实证明,黄金是一种有效的通胀避险工具和财富保值手段。
随着金价的不断上涨,各家银行在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开发方面也不断改进,包括投资黄金现货、期货、黄金T+D、黄金ETF等,以迎合市场,满足投资者不同的需求。
黄金投资策略网首席分析师吕超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偏好金银饰品的习俗,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大量资金纷纷从股市、房市等传统投资市场分流到黄金等市场。而随着中国黄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关黄金投资产品和方式也不断丰富,普通百姓亦有意识选择部分黄金投资产品。尤其是在通胀高企,物价水平不断飙升的大环境下,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保值资产,往往为人们所青睐。
收藏拍卖也疯狂
手起锤落,碎片掉满一地,顿时惋惜、惊诧,甚至悲恸声混淆一片。王刚轻轻挽起袖口,露出一双雪白的手套,面目冷峻,不露一丝苟笑,只是淡淡地说出“去伪存真”四个字。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观众都熟悉,其中不少人正是看了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现改名为《收藏秀》)节目,才开始涉猎艺术品收藏的。
美术评论家彭德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相对安全可靠的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投资的主流。当投资者在经历了股票、房产等一系列投资项目的变化以后,资金与热情纷纷转至艺术品尤其是国画市场上。
近两年,国画市场屡创新高,日前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1胡润艺术榜》中,73岁的国画艺术家范曾以近3.9亿元的总成交额今年首次登上“胡润艺术榜”榜首,其作品2010年公开拍卖总成交额比上年增长163%,其中3件作品成交价格超过千万元。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有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7000余万人,近年来文物拍卖多次拍出亿元天价,2010年全国文物拍卖成交额高达500多亿元。
从玉石、书画、邮票、古玩等传统的收藏品到腕表、名酒、普洱这类新兴收藏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目光投在了收藏品市场。“收藏品是一种有形资产,不仅有升值的空间,同时也有‘实用价值’。这些以收藏为目的的投资,不仅仅是投资,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新疆和田的刘先生说。
然而,面对近来兴起的“收藏热”,专家告诫人们,目前艺术品市场鱼龙混杂,投资者要擦亮眼睛、放平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