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居高不下 百姓如何应对物价上涨压力?

2011-02-15 16:11     来源:新华网     编辑:程轶文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尽管从专业的角度分析,1月份的物价上涨存在翘尾因素和季节性因素的多重压力,但作为普通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无疑是真切和实在的。

  在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如何理性安排消费,降低生活成本,增加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了很多老百姓无法回避的问题。

  CPI攀升普通百姓感受强烈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高烧不退”的食品价格依然是支撑CPI攀升的主要因素。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1月下旬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数据显示,29种食品价格除了个别品种略有下降外,绝大多数品种价格继续上涨。

  其实这些枯燥笼统的数字早已具化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最直观的感觉是从“菜篮子”到“米袋子”,从“气坛子”到“油瓶子”,从“穿的”到“抹的”,从“吃的”到“坐的”,各种商品的价格都看涨。

  50岁的济南居民宋平女士几年前还不知CPI为何物,但经历了2010年后,她已知道只要是CPI上涨,就意味口袋里的钱越来越不经花。“去年以来各种食品的价格都在上涨,先是大蒜,然后就是蔬菜、食用油,这都是生活必需品,不买还不行。”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日常生活成本,宋女士每天都要辗转自家附近的各大菜市场和超市,货比三家后才“下手”。

  不仅如此,一些自认为消费能力很强的年轻人也在物价上涨面前减少了他们“大手大脚”的消费。在青岛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刘杰说,以前都是下馆子吃饭,那样省事,但是去年以来在家做饭的次数多了起来,在外面吃饭太贵了,比如最喜欢吃的辣子鸡,去年18元,年前涨到20元,现在涨到22元。“物价上涨使我拿起食谱学会了做饭,不要小看学做饭,省钱不说,食谱上的指导能使你更加健康。”他说。

  记者了解到,面对目前的物价上涨压力,不少人已开始注意形成科学的生活、消费习惯。一些网民戏言,如果说物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部分人的消费水平,而在生活理念上发生的变化则应算作是物价上涨带来的积极影响。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