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脉动:台湾离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有多远?

2013-05-24 18:29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王伟

  当前,两岸经贸交流热络进行,尤其今年进入货币后清算时期,带来的商机与合作的机会更为广阔。

  上周,在榕举行的“海西·2013两岸经济暨金融研讨会”上,台湾产学界人士均对台湾成为下一个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充满期待。

  两岸贸易形成庞大资金池

  随着大陆跨境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日益扩大,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之后,台湾地区和新加坡、伦敦也正在竞逐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

  目前,两岸有关银行已经根据去年8月达成的清算协议,开展人民币和新台币的清算。但在富邦金控董事长蔡明忠看来,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发展,才是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关键。台湾拥有大量在大陆经营的台商,“与香港不同,台湾与大陆有着庞大的经贸往来”。资料显示,目前,台湾已成为对大陆贸易顺差最多的地区,也是大陆第二大直接投资来源地。2012年两岸贸易额1689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达900多亿美元。2012年台商投资大陆金额超过28亿美元。这意味着台湾企业将自身的人民币盈余留存下来,就可以形成可观的人民币资金池。“这么多的资金在跨境流动和配置中所衍生出来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围绕这一资金池做文章,就可以推进人民币业务的发展。”蔡明忠说。

  用人民币和新台币进行清算,对两岸企业和银行业有正面效益,都有利于双方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优化汇率风险管理,减少汇兑成本以及外币衍生的交易费用。

  离岸人民币1万亿是个坎

  今年2月6日,台湾46家银行开始接受人民币存款。台湾财政部门前负责人、香港北威国际集团董事总经理刘忆如表示,根据最新统计,台湾各银行人民币存款已经超过600亿元,预估今年会超过1000亿元。而目前香港人民币存款金额已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

  刘忆如推估,“今年底或明年初,台湾和香港的人民币金额合计可能就会达到1万亿元左右,这个金额相对于境内来说,当然比例仍极微小,但却有着重要意义”。

  刘忆如说,依国际经验,对国际上任何一个币种而言,1万亿元是个很重要的门槛,因为国际化的进程一定是先走离岸的货币,离岸的货币走到1万亿元门槛时,货币回流会随之衍生出很多金融产品。“届时,不论是人民币商机,或是人民币风险,都会较目前扩大许多倍。”如果这些人民币的回流机制建构完备,人民币的商机就更加无穷。刘忆如举例说,这两年来畅销的香港“点心债”,今年3月起在台湾发行的“宝岛债”,以及香港已上路而台湾正在等待额度的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

  如何发力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

  台湾要成为下一个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应如何发力?蔡明忠认为,台湾可以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诸多金融产品,加快人民币交易中心的进程。另外,根据两岸企业人民币的融资需求,协助解决大陆台商融资难问题,降低其融资成本。

  刘忆如建议,台湾发展“宝岛债”,瞄准大陆内需市场,帮助台资企业筹措人民币资金,也可以到东南亚市场发行债券,吸引人民币存款。同时,尽快争取RQFII,方便人民币回流。此外,复制“香港-前海-深圳”模式,打造“台湾-金门-厦门”途径,将台湾人民币贷款给大陆有资金需求的企业。

  作为对台窗口,蔡明忠希望厦门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进程中,协助台湾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蔡明忠表示,当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与台湾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接轨时,两边的人民币可以进行互换,厦门就顺理成章成为对台人民币清算的窗口。

  不少产学界专家同时呼吁台湾当局要有明确的政策规划,采取更积极的开放政策,否则,处处限制与管制,台湾将错失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大好机会。(本报记者 李向娟)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