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索连舟、如履平地”的初衷,最后却成了 “火烧连营”的局面。企业互保模式在浙江银行业曾盛行一时,烈火烹油的繁荣掩盖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风险。去年开始的互保危机引发了多米诺骨牌的连续坍塌,也让不少企业岌岌自危。
急于逃离互保漩涡的企业,如何寻求突围之路?用互助替代互保、试水小微企业私募债,这些创新举措正在试图解开企业之间纷繁复杂的互保链条。
不断蔓延的互保危机
这场互保的危机甚至被称为一场“金融瘟疫”,这是一场仍在蔓延的瘟疫。这两天,温州一家明星房地产公司申请破产,互保危机再度成为热议的话题。
“我们发现,如果互保圈里的核心企业发生1个亿的坏账,最终引发的连锁坏账可能高达100个亿。”杭州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互保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十分夸张。浙江金融业还有一种说法是,只要经过两个或三个层次的互保联保,风险就会蔓延至银行AA级和A级企业。很多优质企业因为过度互保联保,就这样被拖入泥潭无法脱身。
互保危机不仅让很多企业如履薄冰,也让银行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不断上升。7月31日,银监会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上半年累计增加467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上升0.01%,已连续21个月反弹。而来自浙江银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持续双升,不良贷款余额1046亿元,比年初增加94.4亿元;不良贷款率1.65%,比年初上升0.06%。
银行推广企业互助模式
赵华(化名)是德清一家经营丝类产品加工企业的老总,过去几年,他也通过企业互保联保的方式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亲眼看到周围一些企业深陷互保泥潭后,他不敢再继续停留在原先的互保圈里。但是,放弃“连坐式”的企业互保联保模式后,如何从银行获得贷款成为赵华的一大难题。
前不久,赵华加入了杭州银行“微贷保”集合体。在向信用资金池缴存13%的保证金和2%的风险金后,他获得了150万元的流动贷款,借款期限为1年。
杭州银行小企业业务部副总经理冯世朋告诉记者,这个“微贷保”集合体正是杭州银行用来化解互保联保风险的新办法,在这个集合体里,成员企业承担的是有限的责任。
在贷款使用的1年周期内,如果集合体其他成员还款都正常,赵华就可以足额取回保证金;如果其中有企业无法按期归还贷款,银行会先扣除这家企业的保证金,然后再扣除风险金,如果这些资金还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剩下的部分则从信用池内的保证金中扣划。也就是说,赵华需要承担的最大风险就是13%的保证金和2%的风险金。
“我们从5月底在德清开始试点,目前大约有70家企业加入这个集合体。从8月份开始,我们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全省。”冯世朋介绍,互保模式的基础是熟悉的企业互为担保,而“微贷保”集合体里是互相独立甚至完全陌生的企业,利用的是“大数法则”,参与进来的企业越多越分散,整个集合体的风险就越低。
探索互助之路的银行并非杭州银行一家。去年,民生银行杭州城东支行成立了小微企业合作社。该模式一改过去传统的融资担保、互保模式,借款人以交纳保证金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可有效避免企业互保链风险。民生银行按照每户企业贷款风险保证金放大一定的倍数进行融资授信,参加基金的人数越多,保证金比例越低。
私募债开拓另一条突围路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全力支持小微企业良性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解决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过低、渠道过窄的必由之路。
对大多数小微企业而言,上市的门槛太高,发债显然更为可行。事实上,在浙江小微企业私募债的尝试已经起步。
昨天,台州地区首家依托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发行的小微企业私募债--“亘古电缆私募债”发行,发债规模为5000万元,而这已是近两周来,在浙江股交中心完成发行的第二只私募债。7月31日,“中科赛思私募债”成功发行,发行规模是2000万元,期限同样是三年,且这只私募债是国内首只纯信用的小微企业私募债。
据上述私募债的设计者、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杭生介绍,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发债方式让那些优质企业从互保链中脱钩。
今年5月中新力合刚刚获得私募债主承销商资质,陈杭生称,目前该公司已经在谈合作的企业有四五十家,计划发债规模超过20亿元。由于发债主体是小微企业,每只债券的规模将控制在几千万元。
“我们不是为危机中的企业解困,而是寻找那些银行认可的优质企业,帮助它们改善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陈杭生告诉记者,在传统模式下,一家相对优质的中小企业往往会在六七家银行有贷款,数百万到数千万不等,额度很分散,而且其中还可能涉及企业间的互保联保。而通过中新力合设计发私募债,上诉企业将能够实现选择一家到两家的主办银行争取稳定的贷款支持,其余的融资缺口则匹配发行3年期的私募债来弥补,以此偿还其他零散银行贷款,切断互保链,使得企业债务关系更为清晰,从而改变过往脆弱的资金链。
越复杂的生态系统越容易维持稳定,越单一的生态链条越脆弱。同样,对小微企业而言,多元化的融资结构才能让企业的发展更稳健,而这需要多方努力不断丰富和创新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方式。(朱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