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表态被深度解读 “钱荒”是央行在“实弹演习”

2013-07-02 13:58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林天泉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上海陆家嘴论坛期间首次就“钱荒”风波表态,称央行对流动性的把握,市场基本上还是正确理解的。昨天,这番表态引起了业界的热议。

  年中考核、热钱流出等等因素,让6月份的资金显得格外紧俏。而央行一反常态地严词训教,认为市场并“不差钱”,多次坚定地表示不会向市场注资,也引起金融业界的一阵恐慌。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央行不注资的行为十分得当。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就表示,如果央行注资,则可能将现有的风险淹没,将更大的风险推至未来。而周小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此次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其积极意义在于提示银行,需要对自己的资产业务作出调整。

  周小川认为,出于半年考核时点等因素,银行发放贷款的冲动十分强烈。这种动向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贷款均衡增长的要求,以及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结构调整的方向不完全一致。“需要他们把这种倾向调整回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认为,“钱荒”风波显示了改革的迫切性。“过去几年,中国金融机构的扩张速度非常快,由此也带来了大量隐性的不良资产,必须经过一个重组清理的过程才能把资金盘活,否则当前‘新钱填补坏账’的尴尬局面就会不断延续下去。”

  一直强硬的央行终于在6月25日改口,“已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表述逐渐平息了这场耗时近1个月的钱荒风波。不过,央行的用意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财经专栏作家雷思海认为,此次“实弹演习”为以后应对国际上的若干变数做了准备。“有关部门会获得重要数据,从而有针对性地修补中国金融系统的缺陷和漏洞,当然找到最根本的制度缺陷是最好的。不管如何,央行的行动值得赞赏。”

  中国并非不会出现金融危机。在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看来,中国发生金融危机或是必然事件,而央行对资金紧张局势一度袖手旁观,实际是对银行不合规行为的一种警示。  (记者 姜樊)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