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宏观调控除一手抓“增量”外,另一只手还要抓“存量”。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在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的同时,还要促进信贷结构优化,以充分体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要求。如何尽最大可能让信贷资金直接流入经济活动中最需要的土壤,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是当前尤需关注的问题。
业内专家表示,货币政策的内在要求是总量性、一视同仁的政策,是结构性、区别对待的政策。信贷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中央银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投向不断优化,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用好用活信贷存量对于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更为重要。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应合理引导信贷投向,将信贷投放到效率更高、影响更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更有利的行业,更有效地放大金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合理的信贷投放,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助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要确保信贷投放节奏均衡有效。“均衡”有双层含义,其一是指总量的均衡,信贷投放的数量与节奏要与经济运行的实际需求相一致;其二是指结构的均衡,为确保经济运行保持高效率,要根据经济结构的合理需求来相应调整信贷投放结构,使之达到均衡统一。应把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向资金最短缺的行业和领域,投向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和领域,做到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需求相匹配,同时掌握好实体经济和工商企业需求的准确时机,做到与实体经济运行的需求进度匹配,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情况均衡地投放信贷资金,实现资源的配置效率最大化。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4月份广义货币(M2)余额10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创两年以来的新高。今年1至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7.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06万亿元,融资结构更加多元化。从外围环境来看,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加码,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部分央行继续降息,全球资本流动仍将呈现规模巨大、方向多变的特征,溢出效应增大,外部资金流入增多助推了我国国内信用的顺周期扩张,增加了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
央行在日前发布的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要着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强存量信贷资产的结构调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信贷支持,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调整信贷结构不是简单地进入或退出,而是要在科学的信贷发展战略指引下,有保有压、吐故纳新,综合使用数量型、价格型工具,支持有效益、有质量的信贷增长;在动态调整过程中逐渐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信贷格局。
业内专家建议,大力优化信贷结构,包括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和信贷期限结构两个方面,即通过调整信贷期限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努力营造均衡合理的信贷布局。通过信贷结构的优化,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具体来说,就是进一步完善宏观信贷政策指导,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全面提升信贷政策导向力,继续发挥好信贷政策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金融支持,满足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继续完善民生金融,做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继续支持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万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