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银行都推出了小微企业贷款产品。
银行抢滩小微企业市场 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今年以来,信贷市场大幅放水,新增信贷井喷,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争抢逐渐进入白热化的阶段,银行不仅在金融产品的创新方面下足工夫,甚至近期有银行亮出新招,将贷款主动送到企业手中。昨日,广州黑马科技有限公司的马军董事长将到手的今年首笔145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正式投入到企业的运营中去,解决了困扰已久的资金周转难题。
记者了解到, 一方面国家政策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下,银行不能再仅靠传统贷款业务保持现有盈利水平,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成为各家银行竞相角逐的新的盈利模式。
放贷新招:
银行主动推销贷款
去年12月底,在东莞从事应用仪表制造生意的吴锦来“意外”接到了建行东莞分行城区支行营业部主任何国港的电话。何国港告诉他,根据企业过去一年的结算量和运转状况,建行可以给他一笔最高200万元纯信用的额度授信。“年末企业太需要资金周转了。”吴锦来说,最终他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申请了一笔95万元的贷款。
吴锦来获得的贷款,源于建行去年12月刚推出的一款“善融贷”纯信用贷产品。在广东,类似吴锦来经营的小微企业并不少,企业发展需要资金,但要的钱金额并不大,依据银行常态化的信贷评价体系和操作习惯很难贷到款。
无独有偶,位于花都的广州黑马科技有限公司的马军董事长最近也收到了一笔“意外”的贷款,两个月前,建行花都支行的相关信贷人员在联系并与其沟通后,为其送来了145万元的贷款,解决了让马军发愁的资金问题。
在广东,类似吴锦来经营的小微企业并不少,企业发展需要资金,但要的钱金额并不大,依据银行常态化的信贷评价体系和操作习惯很难贷到款。
“借款企业只需在建行开立结算账户两年以上,上年度结算达到百笔,金额达到200万元或日均存款超过3万元,就能够贷款。”建行广东省分行中小企业客户部副总经理马亚萍向记者介绍说。
市场调查:
银行小微贷竞争激烈
近两年,银行纷纷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有的银行将服务小微企业作为一级子品牌甚至提升到全行的品牌定位上来。如,光大银行提出“小微贷动大未来”的口号,民生银行提出“做小微企业的银行”的战略定位,近年来发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华夏银行打出“争做中小企业服务商”的口号。
各种产品百花齐放,如建行推出的“善融贷”,华夏银行推出的 “助力贷”特色产品,邮储银行推出的“便捷贷”产品等。各家银行在机构设置上纷纷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或小微企业信贷部。
业内隐忧
“风控”把握将是大难题
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上市银行逾期贷款总额5283.54亿元,较年初增长31.3%,其中,中信、浦发、民生、中信、深发展、南京、光大的逾期贷款较年初增长50%以上。有分析认为,小微企业贷款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逾期情况尤为严重。
虽然多家银行都在奋力争抢小微企业市场,但业内人士也对此提出了担忧,由于小微企业大多资金面盘子小,资金来源不稳定,没有抵押物,甚至平均寿命不高,因此普遍来说,信用风险比普通的大企业要高得多。
“首先,风险的评定就比大企业要难,小微企业的报表一般都不规范,此外对其企业信用的评定也不能看企业本身,还要考核企业主本人等,这些在以前都会耗费银行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某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目前银行发放贷款给小微企业,都必须在风控方面有一定的把握。
“在这一方面,我们目前采取的措施就是在产品的创新和设计这一块将风险前移,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在贷后管理这块,也加强了监督。” 马亚萍告诉记者。
新闻透视
传统阵地遭侵蚀
银行急拓新领域
银行之所以热衷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有政策和利益驱动等各方面的原因。近几年,受国际经济不景气和内需乏力等大环境的影响,国内企业的生存压力增大,近期国家已经下发了相关的文件,将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的信息务实地传递给了银行。
另一方面,近几年小微企业市场也渐渐引起了银行的重视,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来争抢,“这也是银行弥补传统阵地在逐渐减少的一种方式”。某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金融业的发展已经让银行在传统业务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传统的业务融资成本比较高,新兴的融资业务成本相对低,一定规模的企业的融资方式也多了许多,在同种条件的前提下,肯定会向融资成本低的方式倾斜。”据业内人士介绍,不少优质企业开始选择产品多、成本低、限制少的信托产品融资,让大企业对银行融资依赖越来越少。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信托业65家信托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和实现的利润总额再度创下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47万亿和441.4亿元,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银行的第二金融部门。“也就是说,信托业务的资产总量已经超过了保险业,排在了金融业的第二位。”
此外,小微企业贷款的融资成本一般都在8%~12%左右,有的甚至会更高,因此小微企业的贷款也是一块收益相对较高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