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基础产业领域风头颇劲,融资规模在集合信托占比持续领跑。
用益信托10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成立353个,成立规模为600.35亿元。其中,在基础产业领域成立产品83款,共171.22亿元,占总成立规模的29%,其投向主要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从前8个月数据来看,基础产业领域的融资占比呈上升趋势,共成立551款产品共1257.94亿元,占比为26%,较前7月的占比23%有所上涨。
用益信托研究员颜玉霞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托资金多以应收账款权益投资和贷款形式进入基础设施领域,融资方多为地方融资平台。
所谓应收账款信托是指,信托公司发行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将这笔钱支付给企业,作为企业应收账款收益权的对价;应收账款顺利回收时,就用于支付信托投资人的本金和收益。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在面临融资难同时,应收账款规模不断上升且短时间难以变现,不少企业面临现金流周转困难的局面。尤其是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地方城投公司,由于投资规模大、期限长,对资金需求十分旺盛。因此,通过金融创新和借助信托渠道,将应收账款提前利用,不仅可以缓解企业绷紧的现金流,还能盘活各方面的利益链条。
在颜玉霞看来,投向基础产业领域信托产品增多是由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所决定的,由于内需不足、出口下降,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而作为主要投资领域的基础产业必然成为各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由于土地财政吃紧,信托等融资渠道便派上用场。而从已发行的基础产业信托产品来看,地方城投、交投等国字辈企业成为融资大户,其中不乏对各地方政府的债权融资。
一位信托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是政府回购、财政担保,背后都有政府隐性信用做支撑。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市场普遍认为有政府背景的城投公司信用要高于一般企业,这成为信托公司热衷开展此类业务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