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近来频频暴露出各类风险。一方面,经济增速的放缓、实体企业经营困难所造成的后果正在传导到银行,银行信贷的系统性风险若隐若现;另一方面,银行的各类违法案件也有抬头迹象。一向顺周期的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考验。
银行信贷风险集中暴露
专家认为,今年以来各地频频出现房企破产倒闭风波,浙江部分地区担保圈危机愈演愈烈。这些都在警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重点领域的银行信贷风险进入一个暴露期。
7月30日,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发布盈利警告称,受造船订单及价格大跌影响,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将大幅减少。熔盛重工2011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1年度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17.21亿元,相比2010年的17.19亿元仅增0.1%。受制于造船行业的周期困境,熔盛重工面临的业绩不景气也使得多家银行贷款陷入坏账风险。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底,中行向熔盛重工提供了30亿元的综合授信;2008年底至2010年9月,中行不断扩大授信规模,在三年间累计授信额度达到712亿元。据媒体报道,银监局近期会核查包括中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在内的数个银行在熔盛重工的贷款情况,包括抵押、担保、还本付息是否正常等。
最近被媒体关注的另一个重点企业就是江西赛维。在中国光伏产业整体不景气的现下,江西赛维陷入了濒临破产的境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十多家金融机构与两家地方国企向赛维提供的借款余额高达128.85亿元,其中,期限不高于1年的短期借款高达82.67亿元。
与此同时,钢铁业的不景气也蔓延到了银行业。据中钢协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销售收入同比下降3.34%;利税同比下降59 .8%;利润仅23 .8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45.49亿元,降幅高达95.81%。据媒体报道,20家左右的钢贸企业因为贷款到期无法偿还,被上海民生、光大等银行集中告上法庭,该案将在8月公开审理。根据上海法院网公布的开庭公告信息,包括天展钢铁公司、上海惠锦钢材集团公司等在内的多家钢贸企业均在上述被告之列。原告则是光大银行上海金山支行、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杭州银行上海分行三家银行。起诉的理由均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各类案件频发引监管层关注
近年来,银行各层级、各类机构多种业务领域频繁曝出案件,银行普通柜员,特别是综合柜员也频繁现身多起案件,其中个人开户、存款、转账等业务成为银行案件重灾区。
宁波某银行的一位女客户经理范某,利用自己身居信贷部副经理之职掌握的资讯,在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以每月5%到7.5%的高额利息,多次向自己接触过的银行客户及其亲友募集资金,累计达人民币1个多亿,近日,范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某银行职工李某在在职和退休的10年间,利用他曾在银行工作的身份,以高额利息为诱饵,打借条向200余户群众变相吸收存款1100余万元,其中退休后向115户群众吸收存款1019万元。拿到钱后,李某又将集资款高利息转借给他人。他还自己投资,包括入股开矿、建纸厂、购买门面房、为自己及家人购买大额商业保险等。共向63人转借和放贷资金610万元,现造成大量的客户资金不能按期归还。2012年4月,竹溪县公安局陆续接到群众举报,该男子已被执行逮捕。
近期的银行业案件抬头迹象已经引起银监会关注。据银监会统计,2011年全国银行业案件发案92起,涉案金额21亿元,较之上年的89起和5 .1亿元,发案率和涉案金额增幅达到3%和311%。而据媒体援引地方银监局人士的话称,在下半年监管重点中,案件风险已被纳入其中。
整体风险目前仍可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关于银行各类案件频发,银行要加强内部监管。与此同时,银行对于贷款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虽然整体经济形势下滑,但国家已经出台了“稳增长”的政策,目前银行暴露出的信贷风险不会形成更大的风险。
事实上,银监会在2012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和年中监管工作会议中,将银行业案件风险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其中,严防银行资金流入民间借贷更成为重中之重。另外,对于经济周期性造成的银行信贷风险,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表示,下半年要着力加强信用风险前瞻性管理,有效防范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风险。
海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在盈利周期高时,各家银行会争相贷款,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但要在企业盈利回落前做好预判、严判。他认为,尽管由于周期性因素,一些企业业绩回落过快,银行贷款的系统风险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但个别银行过于集中的放款而加大自身经营风险的行为还是应该展开自身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