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失衡影响养老体系结构调整 “三支柱”要齐进

2012-07-12 09: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范乐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人口超过1.49亿,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到去年末达122.23%,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性难题。

  中新网7月12日电(金融频道 安利敏)中国已进入老龄北京保监局曝光险企被投诉榜单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人口超过1.49亿,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到去年末达122.23%,养老问题已成为一项社会性问题。养老金资产总量与结构双重失衡影响我国养老体系结构调整。有学者在接受中新网金融频道采访时表示,要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就需要进行养老体系结构调整,真正做到“三支柱”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养老金缺口巨大 财政补贴过万亿

  相对于中国即将面对的老龄化问题,中国养老金缺口巨大。《京华时报》5日报道指出,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就曾在日前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国养老金缺口“确实非常大”,近10年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已经超过了1万亿,随着我国逐渐走向老龄化,养老金的支出压力与日俱增。

  9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报告显示,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城镇达到84.7%,月均退休金1527元;农村34.6%,月均养老金74元。城镇平均年收入17892元,农村平均年收入475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0年来城镇老年人平均收入仅增加1.1倍,农村增长了1.5倍。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表示,我国老年人的保障和收入水平还比较低,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当前,扩大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还是一个亟待完善的工作。

  吴玉韶表示,从当前我国养老制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未来确实会出现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基本养老金结余1.9万亿元,全国养老金总量积累总计约7万亿元。随着我国逐渐走向老龄化,养老金的支出压力与日俱增。

  双重失衡 倒逼养老体系结构调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保险研究所副主任田辉博士在接受中新网金融频道采访时表示,养老资金缺口是各个环节、各种矛盾长期累积的一个表现,关系到从设计、筹资、投资、到运营、管理等方方面面。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占据绝对比重;第二、三支柱严重失衡。要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就需要进行养老体系结构调整,真正做到“三支柱”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框架中基本只有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孤军奋战。而国际通行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截至2010年底仅占中国养老金总资产10.5%,至于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更是几乎接近于零。

  养老金资产总量与结构双重失衡倒逼养老体系必须借重长期被忽略的第二、三支柱,即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上海或将进行的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预示着我国着手完善多元养老保障体系。

  田辉表示,我们应大力降低第一支柱的缴费份额,把重心放到第二第三支柱上来,加大对第二、三支柱的税收激励,从政策层面大力鼓励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第二支柱和以个人为支柱的第三支柱。

  养老社区或仍不可能构成养老主流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受税延型养老试点等政策利好激励,保险业从养老中看到了巨大商机。近期各保险企业纷纷推出保险产品挂钩养老社区,并投资筹建起了自己的养老社区。在险企中掀起一股“养老社区”热潮。据了解,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合众人寿等险企纷纷投资筹建自己的养老社区。

  田辉博士向中新网金融频道表示,养老社区在未来可能是一个方向,目前来讲险企可能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卡位”考量。从好的方面来说,在没有新的发展方向之前,险企布局养老社区建设,利于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以及利于企业成本的控制。

  但是,目前来说,养老社区还不可能构成养老的主流。养老社区将只能针对高端层面客户,少数人群。目前与之配套基础设施尚未搭建起来,注定养老社区将只能是一种零星的尝试,远不能成为养老的主流。而且对这种零星尝试成果的可能,还抱有怀疑。对险企来说,目前最直接的效应可能是吸引大众眼球,获得巨大的广告效应。(中新网金融频道)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