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再次触及0.5%的跌停位,而这已经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11月30日以来,第九次触及跌停。业内专家表示,人民币适度贬值不仅有利于出口,也减轻了国际热钱流入压力,有利于抑制资本泡沫。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触及跌停,并不是历史上的首次。2008年末,当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大量资本回流欧美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连续多个交易日触及跌停位置。但当时的连续跌停只维持了四天,而截至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连续跌停了九天。
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跌停的主要原因,市场人士分析,近期人民币对美元下滑的诱导因素,首先无疑是由于欧美经济持续疲软,受避险情绪影响,美元再次因为其避险功能而被投资者大量买入,使美元走强,而人民币汇率参考一揽子货币,自然显得弱势。
同时,外围需求疲软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今年长期在低位徘徊,贸易顺差亦大幅下降,内地出口不利,直接导致人民币升值动力大大减弱。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11月进出口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344亿美元,增长17.6%。其中出口1744.6亿美元,增长13.8%;进口1599.4亿美元,增长22.1%。当月贸易顺差145.2亿美元,收窄34.9%。其中,出口增速自8月份以来连续下滑,而进口增速也在上月超预期反弹之后呈现较大程度的跌幅。受出口环境持续恶化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双重影响,11月份进口与出口增速同步下行。
“市场近来习惯于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近日的连续贬值有点不适应、甚至惊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贬值固然有国际市场不稳定、国内经济下滑预期、投机资本炒作等因素,但其宏观风险可控,也意味着汇率市场化程度在提高。同时,适度贬值不仅有利于出口,也减轻了国际热钱流入压力,进而减少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有利于抑制资本泡沫。
链接
此跌停非彼跌停
对于沸沸扬扬的人民币“跌停”消息,很多投资者都将其与股市中的跌停混为一谈。实际上,所谓人民币“跌停”指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并触及千分之五的日间交易浮动区间下限。由于相关主管部门确定的浮动区间范围仅为正负千分之五,十分狭窄,一旦汇率触顶或触底,即处于停盘状态。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3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482元。而经历了“九连跌”后,12月12日,1美元对人民币6.3297元,比上月底呈小幅上涨态势。(记者 姜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