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数据被指过于简略

2011-08-01 08:2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王思羽

 

三公公开 资料图 人民日报提供

 

  背景介绍  今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研究了中央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预算等有关问题。

  会议决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压缩的基础上,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截至7月28日,已公布去年“三公”决算和今年“三公”预算的中央部委达88个,仍有一些部委尚未公布。

  进入7月的最后一周,又有国家物资储备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安部和司法部等部门陆续公布了“三公”经费账单,使晒出“三公”经费的中央部门超过了八成。

  总体支出较上年略减

  社保基金理事会“三公”经费下降12%,国税总局超过21亿元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在晒“三公”的各部门中,最吸引眼球的是最早“亮相”、 “三公”经费下降较多和“三公”经费总数庞大的部门。

  早在今年4月,科技部就在其网站公开了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作为第一个公布“三公”预算的中央部委,科技部敢为人先的举动备受瞩目,并赢得好评如潮。

  同样受到肯定的是“三公”经费下降较多的部门。其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以降幅最高荣登“榜首”: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三公”经费决算为678.14万元,2011年预算为592万元,总预算减少86万元,降幅达12%。公安部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18136.48万元,2011年预算为16865.24万元,比上年减少1280万元,降幅达7%。

  “三公”经费哪家开支最大,是人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国家税务总局“三公”经费超过21亿元,海关总署“三公”经费超过5亿元。从两部门披露的情况看,“三公”经费庞大的主要还是海关、国税系统实行垂直管理,人员和分支机构多造成的。海关系统九成经费用在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上,这些车辆大部分为执法执勤用车;国税总局的“账单”则包括了总局以及省、市、县、乡五级机构,预算单位多达3567个。

  对于各部门公布的数据,究竟该怎样解读?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各部门的人员数量不同,工作职能也不同,“三公”费用规模是大还是小,支出是高还是低,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评判。但总体上看,除个别部门2011年“三公”支出小幅增加外,大多数部门的“三公”经费支出基本上与上年持平或有所下降。

  这一点,从中央本级的“三公”经费总数上也可以得到印证。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决算支出为94.7亿元,而2011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94.28亿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了4200万元。应该说,这两年中央财政大力压缩政府部门行政经费,特别是“三公”经费“零增长”的要求,还是落到了实处。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