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GDP增9.6% 经济减速更健康 CPI涨5.4% 通胀或在7月见顶

时间:2011-07-14 06:50   来源:中国日报网——重庆商报

 

上半年我国CPI同比涨5.4%

 

 

一名工作人员在猪场里给猪喂饲料 新华社 图

 

 

商报图形 徐侨唯 制

 

  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昨日介绍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此次数据比惯例提前两天,与此前相比改进了数据发布的方式。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8%,居住类价格上涨6.3%。

  GDP解析

  宏观调控成果初现

  下半年将继续回落

  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

  “中国经济从一季度9.7%的增长平稳滑落至二季度的9.5%,宏观调控的成果得以初步显现。”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上半年GDP9.6%的增幅略高于市场预期。”连平表示。“由于用电量紧缺、PMI持续走弱、资产价格调整等数据引发了市场对于二季度数据的担忧。但二季度GDP9.5%的增长表明了经济回落还是十分平稳的。两位数的增长过于快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经济的平稳回落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则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出现小幅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运行。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一方面显示出社会总需求仍然很大,另一方面,经济没有出现大幅度下调,表明中国经济在宏观调控下,处于健康的发展轨道。”彭文生表示。

  专家称不存在硬着陆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货币政策在上半年密集的宏观调控下,以遏制通胀为基本出发点。而从数据来看,经济出现了小幅的回落,这也减轻了此前对于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和滞胀的担忧。盛来运表示:“就像一个人跑步一样,不能老是以加速度在冲刺,他必须要放慢一下脚步,为了以后跑得更好。”

  “硬着陆说”并不成立,但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提醒我们,中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也不可掉以轻心。“今年的外需非常不好,好多外商反而倒过来往中国销售,而且用工成本上升了15%,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紧密跟踪市场,努力增强我们的出口竞争力。”安徽万利达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方义表示。

  调整经济结构仍是重点

  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8%,汽车、房地产相关商品销售放缓。“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在二季度出现回调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也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以后市场的一种正常反应。”盛来运表示。

  “未来经济增长无忧,但控通胀波及消费发展,调结构任重道远。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之间的兼顾始终是个不小的难题。”连平在微博中表示。“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控制通货膨胀,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郭田勇也认为。

  盛来运表示,宏观调控政策将进一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他认为,前期对汽车销售的补贴政策取消以后,再加上部分城市出台了汽车限购政策,今年汽车的销量,限额以上汽车的销售金额增速同比回落20多个百分点。房地产的调控也对相关产品的销售造成一定的影响,家具销售额,包括还有一些建材、装修的一些材料的销售金额都比去年同期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回落。

  下半年经济进一步回落

  连平表示,中国经济下半年会进一步回落,但不会太明显。“下半年,投资不会明显放缓,因为保障房建设将进一步提速。消费水平会略有回升。上半年,汽车和房产的刚性需求在宏观调控下得到抑制。如果价格出现小幅回调,下半年将得到释放。”连平由此预测全年的GDP增长应在9.5%左右。

  “经过宏观调控,中国经济放缓的力度是非常大的,而且放缓还会持续。”汇丰银行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

  郭田勇对此表示赞同。“经济结构调整将带来更大的空间,使中国经济走上更为健康的发展轨道。”他由此认为,8~9%的增长水平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最合适的。彭文生则表示,“中国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将先紧后稳。中国全年的经济增幅约为9.2%。”

  今年4%目标难实现

  猪肉价格年内仍将高位运行

  数据: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八大类商品价格均出现上涨,居前两位的是食品类价格上涨11.8%、居住类价格上涨6.3%。

  虽然6月份全国CPI数据已提前公布,但物价问题依然是这次发布会上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此次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CPI同比上涨5.4%,这使得年初预定的4%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面临很大难度。

  调控政策正在取得成效

  “尽管CPI月度涨幅创出新高,但有个积极的变化是非食品价格指数涨幅在收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3、4、5月,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的推力在增强,但6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持平。“这种状况值得观察,如果是趋势性的话,对后期的物价走势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也说明我们前期关于物价的调控政策正在取得积极成效。”盛来运说。

  从6月份的情况来看,CPI同比涨幅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0.5个百分点来自翘尾因素,0.4个百分点来自猪肉等新涨价因素。盛来运表示,后期保持物价稳定有五大有利条件:第一,今年夏粮继续丰收;第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工业品供过于求的格局没有变化;第三,6月份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有利于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第四,前期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第五,翘尾因素在下半年会逐月缩小。

  猪肉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此前表示,猪肉价格上涨是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从而使物价指数发生了较大变化,预计下个月的猪肉价格将会持续上涨。

  诸建芳分析说,有三方面的原因导致猪肉价格持续走高。“一是受年初肠胃炎疫情的影响,大量母猪死亡,仔猪、生猪的存栏量下降,导致后期市场上的猪肉供求关系失衡。二是受‘瘦肉精’事件的影响,整个生猪行业经过整顿,外地猪输入量减少,导致市场上货源紧张,抬高了猪肉价格。三是受养殖户饲养成本增加的影响。”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则表示,由于养殖效益较好,养殖户补栏积极,生猪存栏已经连续4个月增长,预计肉价后期趋稳。不过,一些专家和养殖户认为,受生猪生产周期的制约,年内猪肉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明年将有所回落。

  预计通胀在七月份见顶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判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7月份CPI同比涨幅有可能回落。翘尾因素下降、调控措施见效,加上输入性通胀因素短期有所缓解,会使CPI涨幅有所回落,四季度应当会更明显一些。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此前也表示,预计通胀在七月份见顶,区间在6%~6.5%,主要取决于最近的猪肉等价格。屈宏斌表示,全年来看在达到6%或6.5%的高点之后,通胀将会回落,如无意外,到今年年底月度CPI会回落到4%左右。

  然而,物价的走势仍然存在变数。近日国际油价再度强劲反弹,由于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美联储部分成员正在讨论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输入性通胀压力也有加大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

  上半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1元

  增长13.2%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706元

  增长20.4%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3.7%

  八大类商品价格

  上半年全部上涨

  食品类

  涨11.8%

  居住类

  涨6.3%

  医疗保健

  及个人用品

  涨3.2%

  烟酒及用品

  涨2.3%

  家庭设备

  及维修服务

  涨2.0%

  衣着类

  涨1.0%

  娱乐教育文化

  用品及服务

  涨0.6%

  交通通信

  涨0.3%

  商报图形 张波 制

  解析CPI

  国务院五措施稳肉价

  年底前社保标准要与物价挂钩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近一个时期,猪肉价格涨幅较大,影响了群众生活,带动了物价上涨。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避免猪肉价格过快上涨、过多增加消费者生活支出;尽量减缓周期性波动,防止大起大落。为此,会议确定了5项政策措施(见附表),稳定市场。

  1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今年中央支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的投资恢复至25亿元,今后视情况适当增加。养殖户(场)每头能繁母猪补贴100元。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范围由421个县增加至500个县。

  2加强生猪公共防疫体系建设。对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费用每头补助80元,屠宰环节病害猪损失补贴由每头500元提高至800元。将因防疫需要而扑杀的生猪补助标准由每头600元提至800元。基层防疫人员工作经费补贴标准由每年1000元提至1200元。

  3强化信贷和保险支持,为规模养殖场和小区提供信用担保服务,抓紧研究建立规模养殖企业联合体担保贷款方式,提高生猪保险覆盖面。

  4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年底前,各地要全部建立起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通过定点供应储备食品、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学生食堂管理等方式,确保秋季开学后学生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

  5加强生猪等“菜篮子”商品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统计、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生产状况和市场变化。

  重庆举措

  防肉价大起大落

  我市加大财政扶持

  我市如何解决猪肉价格大起大落的问题?昨日,市农委主任夏祖相表示,将加快规模化养殖建设和适时对养殖户进行财政扶持。

  他说,规模化养殖是保证生猪供应,财政扶持是要稳定养殖户的养猪热情,以此保持生猪供需平衡。

  市农委的消息显示,4月份,我市已下发9000万元资金,奖励21个生猪调出大县。5月份,又下发4000万元标准化规模养殖专项资金。同时,我市还拿出了2120万元的生猪良种补贴。另外,今年我市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实现全覆盖,100多万头能繁母猪共得到补贴资金7000多万元。

  “今年我市生猪养殖保险从6个区县扩展到了22个区县,区县财政补贴达5000万元左右。”市农委主任夏祖相表示,有了这些资金支持,养殖户的利益将得到保护。记者 刘渝畅

  楼市解析

  部分城市房价降 受挫不明显

  数据: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32.9%;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2.9%;上半年居住类价格上涨6.3%,居八大类商品的第二位。

  在房地产调控不断加码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销售何以保持这样的高增速?未来政策走向如何?

  投资增长有三方面原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较高增长的速度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前期房地产市场价格比较高,利润率相对比较高,开发商因此加大了开发的力度。房地产调控中有规定,房地产商不能捂地,拿到地以后半年之内就要开工,一个新楼盘开工后,一般需要两到三年建设资金,所以后续的资金也要持续的增加。

  第二个原因是今年以来保障房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也在增加。第三个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涨幅也比较大。安装成本、人工成本都在上涨,房地产投资增速没有扣除物价。

  部分一线城市房价下降

  “总的来看,房地产调控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盛来运明确表示。主要表现在前期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趋势得到了遏制,其中部分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出现了下降,大多数城市房地产的价格环比涨幅继续收窄;投机性投资性需求得到了遏制,主要反映在销售面积增速的回落以及部分城市成交量不高。另外,增加房地产的供给,尤其是保障房建设力度的加大,这对增加以后房地产的有效供给,保证房地产价格的稳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盛来运还透露,为了更好的反映保障房的建设进程,包括资金的投入力度,国家统计局和相关的部委最近联合下发了通知,要求建立保障房的统计调查制度,从这个月开始实施。

  专家称楼市受挫不明显

  财经评论员易鹏表示,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2.9%,依旧高于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25.6%,表明房地产受挫不明显。约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两成的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全局的影响不容小视,在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认为,寻找房地产行业之外的经济增长接续动力是个挑战。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大力推进,既可以增加房地产供给,又可以稳住投资增速,还可以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定推进。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坚定不移地把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落到实处。继续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重点抓好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建设。

  解析货币政策

  稳健方向不变 可进一步加息

  数据: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同比少增4497亿元;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7.34万亿元,同比少增1846亿元。

  经历了去年以来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5次加息,在众多企业反映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的未来走向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问题之一。

  连续加息企业压力大

  “过去我们资金比较充足的时候,银行主动找上来并提供优惠利率,今年情况反过来了,我们想要贷款,但发现又没有那么容易了,给企业经营带来困难。”工业阀门制造和出口商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炯说。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宏观调控‘两难’问题增加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这说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是正确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明确表示。央行连续加息从短期来看,会对一些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经营带来压力。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有利于经济可持续的增长。

  货币政策节奏可微调

  “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大方向不能变,节奏和力度上可以微调,建议观察一下,不宜连续发力。同时应当认识到,货币政策只是稳物价措施的一个方面,还需要在增加供给等其他方面多做工作。”张晓晶指出。

  对于当前企业反映的资金困难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张晓晶建议,可以采取对中小企业实施结构性减税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以应对,也应当继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放开更多行业的准入,拓展民间资金的生存和盈利空间。

  应再加息1~2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称,中国通胀预期仍然较为强烈,对消费增长的负面影响较多,央行应进一步加息以扭转“负利率”局面。报告认为,“负利率”(CPI涨幅超过存款利率)非但不会刺激当期消费的增加,反而削弱了居民未来的消费能力。为确保居民财富保值增值,央行应再加息1~2个百分点。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此前也表示,在保持紧缩的同时,未来应将关注点放在进一步控制前期流动资金上。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央视

  市场调查

  一公斤30多元 肉价是这样被“催肥”的

  “飞天猪”拱高CPI,难受的不仅是吃肉的人,还有养殖户。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34个大中城市生猪平均出栏价格达17.62元/公斤,同比上涨79.2%,猪肉均价同比涨幅75%,均创2008年来新高。然而,巴南区姜家镇养猪大户徐强却明显提不起精神:“如果因为这个我就加大养殖数量,那明年怕不好办了。”近日,记者通过对生猪养殖、猪贩、屠宰场等环节的采访发现,在物价高涨背景下,肉价攀至2008年来新高,但并未激发养殖户的热情。专家们分析认为,尽管肉价已隐约见顶,但受通胀预期仍高的影响,即使回落也难回到去年上半年大跌时的谷底。

  加价之旅

  从出栏到餐桌涨了14元多

  7月11日下午2点半,巴南区姜家镇养猪大户徐强家,以往猪贩排队的场景已不再。徐强正与父亲躺在睡床上喝下午茶。

  刚走进院子,徐强便起身向记者摆手,“莫来看了,现在没得多余的猪卖。”

  探明记者意图后,坐下来喝了口茶的徐强不慌不忙地告诉记者,他现在剩下1000多头生猪,卖给老客户后,打算休息段时间。

  此时,一辆深蓝色卡车停在院子外。“收猪的贩子来了!”徐强说,“都3点多了,收猪的人才到。”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徐强以每公斤19元的价格将40头生猪卖给了猪贩子。“我只赚到3元/公斤。”徐强说,现在养头猪成本在16元/公斤左右,卖头猪大约可赚300元。

  “我们运往渝北一屠宰场。”猪贩王小平告诉记者,“往年,一般会保证每头猪有20元以上的利润。”不过,近两年油价不断上涨,目前他们顶多赚15元就很不错了。

  “我们也从猪贩手上拿货。”华牧肉业分公司副总经理徐刚告诉记者,以“三元猪”为例,目前收购价19.5~19.8元/公斤。

  为保证猪肉品质,一般生猪进场要静养6个小时再屠宰。“这6个小时需要保暖等,加上检验检疫等费用,每头猪要花费40元。”徐刚说,屠宰后,每公斤猪肉成本大概1~2元,他们卖给肉贩平均价在22~23元/公斤之间。

  “我们每天卖一头猪肉,毛利仅70~80元。”大溪沟菜市场肉贩刘太华告诉记者,运费、市场管理费及生活成本等要花近10元/公斤。

  昨日,学田湾、大溪沟等菜市场的信息显示,精瘦肉每公斤36元;排骨每公斤36元;腿子肉每公斤32元;前夹肉30元。

  一头生猪从养殖场出来,经过猪贩、屠宰场、肉贩到消费者手中时,已增加14元多/公斤。

  成本之忧

  养头肥猪要花1600元

  如今每头猪出栏价19元/公斤,远高于去年上半年最低时8元/公斤的价格。

  “此次肉价上涨过程中,近年来生产资料价格刚性上涨,也是‘推手’。”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牛犁告诉记者。

  “养猪成本特别是饲料,价格涨得太快了。”巴南区的一家中型生猪饲料加工厂负责人陈德凯透露,饲料占生猪养殖成本的70%左右。目前,每头猪的饲料成本比年初增加50元左右。

  “饲料原料中玉米占60%。”陈德凯说,玉米价格从1月份的2.20元/公斤,涨至6月末的2.40/公斤,涨幅达9.09%。

  徐强告诉记者,人工、猪本(即仔猪价格+猪场维修)、医药等成本都在涨。“人工费一年一涨。”涪陵一大型养猪场老板李海林算了笔账,去年饲养员工资1000多元/月,今年要2000多元/月;去年一头仔猪100~200元,现在已涨至900元/头。“去年养殖成本10~12元/公斤,今年达16元/公斤。”徐强告诉记者,加上医药、水电等费用,今年养猪成本每公斤涨幅超七成。从猪仔到出栏,一头猪成本要花大约1600元。

  出路之惑

  养猪还没打工挣得多

  从2005年养猪以来,徐强每年为主城供应3000~4000头生猪。

  “今年最多2000来头。”徐强说,去年他亏了100多万元。“去年最低谷时,生猪出栏价才8元/公斤,成本却在12元/公斤左右,一头猪要亏四五百元。”

  当记者问怎么不趁目前猪肉价格行情好多补栏时,徐强有些激动。“顺势多补栏?除非我真糊涂!”徐强说,去年亏那么多,就是过多补栏造成的。“现在我留100~200头种猪就够了。”徐强无奈地说。

  记者从荣昌、长寿、涪陵等地养猪场了解到,有了前两年的教训,今年不少养殖户不再选择补栏。

  荣昌县一养殖户刘三霞表示,仔猪长成肥猪至少要8个月,如果现在补栏过多,到明年上半年,生猪批量出栏,万一价格垮下来,那就惨了。长寿养殖户蔡清洪告诉记者,他是2007年进猪市的那批“盲目的猪倌”,2008年和2009年,低迷的猪市已让他“看淡”了。

  据悉,2006年时,巴南区姜家镇上规模的生猪养殖户达10余家,如今只有三四家。“养猪赚的钱还没打工挣得多。”徐强咕哝着说。

  昨日,方正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分析师陈光尧告诉记者,去年上半年肉价下跌,当时平均每头猪净亏200-300元。“受此影响,养殖户宰杀处理大量生猪,并严重影响补栏积极性,造成生猪存栏量下滑。”陈光尧称,这为今年猪肉价格上涨埋下伏笔。

  预测

  肉价有一定回落

  但仍将高位运行

  肉价未来走势如何?方正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分析师陈光尧认为:“每年中秋前是猪肉销售旺季,而中秋节后,肉价预计会有所回落。”

  猪肉价格已隐约见顶,目前,全国猪肉价格已出现趋稳迹象,这将影响我市猪肉价格走势。市农委主任夏祖相也告诉记者,随着生猪出栏量增加,加上夏季猪肉消费减少,预计第三季度,我市猪肉价格会逐渐有所回落。“猪肉价格回落至合理价位只是时间问题。”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牛犁表示,目前已达历史高位,或已见顶。

  大正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缪新红认为,如果养殖成本如饲料价格等依然高企,即便明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回升,肉价虽有一定回落,但不会再现去年上半年大跌的“怪相”。牛犁也表示,由于猪肉生产周期一般2~3年,猪肉价格具体回落到哪个位置,要根据后期养殖户补栏及生产资料成本价格波动情况而定。陈光尧则认为,随着采购需求增加,预计玉米价格仍将保持坚挺态势,饲料价格回落较难,将推动生猪价格高位运行。

  建议

  规模养殖才能稳定产量

  政府应建肉品预警机制

  “养猪风险较大,政府调控较难。”重庆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陈悦表示,扶持规模化养殖,才是稳定生猪产量、避免价格大起大落的有效对策。

  生产分散,生猪养殖周期性长,养殖户无法准确掌握市场走势。“所以经常看到哪样赚钱,农户就种哪样的现象。”陈悦称,这需要政府加大力量搞好生猪规模化养殖,并建立生产信息预警机制,将生产补栏、养殖、病疫、出栏、屠宰以及运输、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整合起来,并反馈给这些环节。

  “美国农业部每年都会公布当年的产销信息和未来生产预警信息,成为农产品生产者的‘风向标’。”方正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分析师陈光尧表示,这种机制在我国十分缺乏。

  “生猪规模化养殖是未来的趋势。”陈光尧说,据调查,目前,我国有6700多万养猪户,美国仅有7万;我国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养殖户提供的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的66%,大大低于美国的96.6%。

  本组稿件由记者 刘渝畅 采写

  纵深

  中国需求影响全球

  美国猪肉期货涨停

  中国国内高涨的猪肉价格正在影响全球的肉价。由于最近数月中国大量进口美国猪肉,海外市场看多肉价。

  周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猪肉期货在开盘一个半小时内涨停。8月交割的瘦肉猪期货价格上涨3.1%,达到涨停限制,至每磅0.9917美元,上涨0.03美元。而这一上涨预期,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巨大进口需求推动所致。据美国肉类出口协会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中国购买了38415吨猪肉,去年同期为671吨。美国出口有望达到2008年创下的高点,当时中国从美国进口了112963吨猪肉。

  如果在中国增加猪肉供应的过程中,美国猪肉进口增加,将对美国物价产生影响。美国著名财经杂志《巴伦周刊》称,美国业内认为,向中国增加猪肉供应1%,美国猪肉出口就将增加25%,这将导致美国国内猪肉供应减少6%。

  进入21世纪,中国通货膨胀和国际油价上涨成为推动韩国物价上涨的最重要的因素。有研究人员测算,中国物价上涨1%,7个月后韩国物价将会上涨0.12%至0.15%。据北京青年报

编辑:王思羽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