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未能证明人民币汇率低估

2012-12-04 10:22     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范乐

  美国财政部在其日前发布的半年度汇率报告中列出了人民币汇率仍然被“大大低估”的三个理由。但笔者认为,官方外汇储备高低并不是汇率水平的基本标准,贸易顺差和汇率水平也不构成因果关系,生产率对汇率水平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美国财政部11月25日公布的半年度汇率报告,再次未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报告称,从2010年恢复浮动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上升了9.3%;如果剔除通胀因素,则上涨了12.6%。报告同时认同了此间中国贸易顺差和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到2.6%这一事实。

  但报告认定,人民币汇率仍然被“大大低估”,仍然“有理由”对美元和其他主要货币“大幅升值”,根据在于:第一,外汇储备仍然过高;第二,贸易和经常账户仍然持续顺差;第三,人民币升值速度赶不上中国生产率提高的速度。

  这三点为何构成人民币汇率“低估”的依据,美国财政部报告没有举出具体科学根据。因此很有必要扼要讨论一下。

  官方外汇储备高低并不是汇率水平的基本标准

  官方外汇储备并不是一国外汇流动资产总额。我国只是官方外汇储备高,外汇流动资产总额尚低于日本。其基本原因在于不同的外汇管理体制。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强制结汇,日本则无此规定,民间手中的外汇流动资产超过3万亿美元。因此官方与民间合计,日本实际外汇流动资产总额高于中国。但无人认为日元汇率低估。中国强制结汇的规定已有改变,官方储备已经不再增加,部分时段还出现减少。今年二季度,中国官方储备减少了629亿美元。因此,单纯以官方外汇储备高低为尺度,容易产生误导。

  贸易顺差和汇率水平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一)在同一汇率水平下,不同贸易对象,顺差逆差地位大相径庭。

  今年1~10月,中国对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分别有贸易逆差249.14亿、628.62亿和778.74亿美元;对欧盟和美国则分别有顺差1009.44亿和1825.63亿美元。而人民币汇率权重,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合计29.6%,欧盟占19.4%,美国占19.0%。换言之,对于权重远高于美国的贸易对象,中国处于逆差地位。而人民币汇率只有一个。如何认定人民币汇率低估呢?

  有趣的是,对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这三个贸易伙伴,一年来我贸易条件出现很大反差。对日逆差同比减少39%,对韩逆差略减3.0%,对台逆差则增加5.0%。原因显然不是汇率,因为汇率只有一个,而是钓鱼岛事件直接导致从日本进口大幅减少。对欧盟和美国这两个贸易伙伴,一年来我贸易条件也有相反的变化。对欧盟逆差减少了16.7%,对美顺差则增加10.3%。显然,原因也不是汇率,而是欧债危机导致我国对欧盟出口下滑。

  (二)在同一汇率水平下,美国对华出口,不同品类差异极大。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美国对华出口同比增长5.8%。但农产品大增45.4%,运输设备(主要是飞机和豪车)增长17.3%。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基本持平,微增1.1%。化工产品则略降0.5%,机械产品大减9.3%。而它们面对的人民币汇率是一样的。显然,差异的原因在于市场需求和产品竞争力。

  (三)同一汇率水平可以带来巨额顺差,也可以带来巨额逆差。

  欧元区是最好的例子。据欧盟统计局公布,今年1~8月欧元区国家中,德国拥有1253亿欧元巨额贸易顺差,其次的顺差国分别是荷兰(310亿欧元)和爱尔兰(293亿欧元)。相反,法国则有565亿欧元贸易逆差,西班牙和希腊分别有238亿欧元和102亿欧元逆差。而它们使用的是同一种货币——欧元。显然,顺差或逆差的原因不在汇率,而在竞争力。

  (四)不仅要看贸易和经常账户平衡,还应看一国资金的净流入或净流出水平。

  美国2011年虽然经常账户有4659.26亿美元逆差,但资本和金融账户净流入5563.47亿美元。同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下净流入为2211亿美元,只及美国的四成。如果分析整个国际收支平衡,美国的“汇率论”很难找到科学根据。

  生产率对汇率水平的影响

  需要进一步研究

  2010年,美国制造业全员生产率为每人每年14.40万美元,日本是8.72万美元。美国比日本高65%。但从2005年7月到2010年6月,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实际有效汇率,美元下跌了8.0%,日元则上升了0.7%。从2010年6月人民币对美元恢复浮动到2012年10月,美国非农业部门生产率累计提高了11.5%,美元该汇率指数则下跌了7.0%,按照美国财政部第三条标准,美元显然“大大低估”。同一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5.9%。相对美元而言,人民币实际升值13.9%。

  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谁更“有理由大幅度升值”呢?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