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欧元区危机仍是全球金融稳定“不安根源”

2012-10-11 14:18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范乐

  为期6天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正在东京举行。作为本次年会的“开幕礼”,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大幅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为年会研判全球经济的议题定下了“黯淡”基调。在此基调下,IMF在10月10日发布的最新《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较为悲观。报告称,自2012年4月期报告发布以来,尽管金融市场得到了可喜的改善,但由于人们对全球金融体系的信心变得十分脆弱,金融稳定的下行风险已然加剧,欧元区危机仍然是最主要的“不安根源”。IMF呼吁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政策制定者加快行动速度,采取更多措施稳定金融市场。此外,美国面临的“财政悬崖”和日本面临的债务问题也不容小觑。相比之下,新兴市场经济体到目前为止很好地应付了全球冲击,但仍需谨防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冲击,同时需应对经济增速放慢,以防止国内金融稳定风险上升。

  在10月9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将欧债危机列为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相应地,该风险也成为影响全球金融体系稳定的首要因素。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4月期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发表以来的半年间,金融稳定面临的风险还在持续上升。随着投资者基础的进一步侵蚀,南欧诸国的主权债务收益率急剧上升。融资压力和市场压力的增大带来进一步削减欧元区外围经济体信贷的风险。当然,欧洲决策者们早在2011年底就已采取了大胆的政策行动。以欧洲央行为例,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通过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已累计向金融系统注入逾1万亿欧元资金,缓解了银行变卖资产的压力,为修复银行和主权资产负债状况赢得了宝贵时间。然而,如此异乎寻常的流动性市场操作的效用却难以持久。近期公布的欧洲央行2012年货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无担保货币市场的效率与2011年同期相比显著恶化。调查称,被调查银行认为流动性状况也有所恶化。为缓解流动性短缺,IMF认为,至2013年年底,欧洲银行业可能需要出售至多约4.5万亿美元的资产,这一规模比该机构4月份预计的前值高出约18%。同样令人遗憾的是,欧洲央行曾在9月份正式出台了名为“完全货币交易”(OMT)的债券购买计划,此举曾令市场信心大为改观,并一度令边缘国家的国债收益率重回安全区间。然而,西班牙债务危机的再次升级,令投资者的信心状况再度恶化,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再掀波澜。

  报告认为,目前欧元区危机仍然是最主要的“不安根源”。由于意识到存在货币重新定值的尾部风险,市场纷纷减少对欧元区边缘国家的私人金融风险暴露。由此导致的资本外逃和市场割裂破坏了货币联盟的重要根基:即一体化的市场和有效的共同货币政策。

  “在对4月期报告分析进行了评估更新后,我们发现,在解决危机方面的拖延增大了银行的预期资产缩水规模。我们预计,信贷供应收缩对欧元区边缘国家的不利影响最大,因为在这些国家,银行去杠杆化和主权压力一起作用,会给公司部门带来极大的阻力。”报告指出。

  因此,在当前局面下,欧元区的决策者们不仅需要在现有改进的基础上再接再厉,避免新的挫折,更需要立即加快行动速度,以恢复信心,扭转资本外逃趋势,并再次将欧元区凝聚起来。瑞银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与本报记者连线时则表示,短期来看,当务之急是修复破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效果着实有限。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近期的表态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传统工具无法充分发挥效果的情况下,非传统工具会被设计和实施”,这实际上暗示当前的重点是修复传导机制而非调整利率。在IMF看来,国家层面也必不可少,主要行动措施应包括:不失时机地推行有利于增长的财政整顿;通过结构性改革来减少外部失衡和促进增长;完成银行部门的清理整顿,包括进一步注资,或在必要时重组有生存能力的银行和清理无生存能力的银行。国家层面的工作还需要辅之以在欧元区层面的支持,如通过欧洲央行的流动性框架向银行提供足够的资金。更为根本的是,应当在建立欧元区银行联盟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将有助于打破政府与本国银行之间的恶性关联,亦有助于监督工作的改善。在较长时期内,一个成功的银行联盟将需要筹集足够的资金,从而为负责银行清理的主管机构和联合的存款保险基金提供可信的财政支持。

  当然,不断加重的欧元区危机也让另一些国家尝到了“甜头”,比如美国和日本。在避险因素驱使下,从欧洲撤离的大量资本涌向这两个国家,把政府融资成本压到了历史最低水平。然而,它们正面临的重大财政挑战也不容回避。在美国,迫在眉睫的“财政悬崖”、债务上限的最后期限以及相关的不确定性,是眼下最主要的风险。不可持续的债务动态仍是中期内的核心关注问题。高盛在近期研究报告中这样说道:目前该国财政状况“不容乐观”,最近数月,针对中高收入阶层的减税政策和紧急失业法案到期失效的概率,连同整个“财政悬崖”对经济造成冲击的概率都在显著上升。高盛预计,2013年初总体财政政策造成的拖累将升至近两个百分点,如果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加剧,拖累程度会更大。这有可能导致GDP增速大幅放缓至1%,甚至更低。无独有偶,日本也面临日益尴尬的财政状况,高赤字和创纪录的债务水平,银行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愈加严重。“这两个国家需出台为完成中期财政调整而需采取的必要措施,而且必须马上实施,不能再加拖延。过去几年最主要的教训是,需要在市场开始担心信用问题之前早早解决各种失衡。”IMF的报告指出。

  令人欣慰的是,新兴经济体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扮演着全球经济引擎的角色,目前为止很好地应付了全球冲击。不过IMF依然对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潜在风险发出了警告,称新兴经济体尚未逃离欧债病毒感染效应,欧债危机风险有可能蔓延到这些经济体中,使其经济减速。针对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IMF金融顾问兼货币和资本市场部主管比尼亚尔斯认为,量化宽松提供了大量流动性,这对恢复市场信心很有帮助,对全球经济也产生积极作用。当然,这一过程可能会向新兴市场国家输出资本,因此,这些国家需多考虑这些因素,做好应对措施。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