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脱欧”带来的涟漪效应和外部力量推波助澜很可能将导致欧元区出现多输局面。如果欧元区出现大的动荡,世界经济的复苏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以“借新债还旧债”模式苟延残喘终会有一天难以为继,而希腊则是欧债问题国家中可能首先真实违约的国家。由于近期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组建内阁失败,激进左派联盟反对加入团结政府,欧元区央行官员们开始首次公开谈论应对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的问题。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在接受该国媒体采访时称:“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该国面临的后果要较欧元区其他各国更为严重。”
如果希腊真的“脱欧自立”,那么对欧元区各国来说恐怕很难找到真正的赢家。首先,希腊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将更趋严峻。无论希腊退出欧元区之后是重启本国旧币或者使用其他新币,都将无法避免急剧贬值的危机,国际借款的偿债压力也将快速攀升,最终希腊政府和民间经济都将面临破产的威胁,而国内民众的福利更是无法保障,所谓左派保护民众利益的政治噱头也将难以为继。
其次,对于西班牙、意大利这样的欧债中间国家来说,希腊退出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对冲基金早已对做空欧元虎视眈眈,甚至已经布局良久,希腊退出正是其期待已久的触发市场情绪的最佳时机。本就风雨飘摇,依靠欧元保护伞荫庇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将直接暴露在国际做空力量的冲击之下。其结果虽不致欧元区分崩离析,但欧债问题国家的经济政治状况也将一落千丈。
再次,即便是稳定如德、法这样的核心国家也将经历国际影响力大减的冲击。对德法而言,即便欧元区崩盘,也不过是重归本币,经济方面算不上多大的致命伤。而依靠地缘优势,德法仍能对近邻东南欧国家保持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从更根本的角度来看,欧元区的式微反映了德法主导欧洲用“一个声音说话”的伟大尝试遭受重创,此后欧元区的协同性和凝聚力将大大降低,欧洲各国从自身经济政治利益角度出发,撇开欧盟单独行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德法恐怕也很难再找到合理的借口将欧洲各国招到自己的麾下。
随着欧元区式微,其他各方势力,尤其是美国在欧洲的势力将重新增强,而失去欧元区这一“放大器”的德、法也很难再与美国平起平坐,甚至在经济领域也无法继续使用欧盟委员会这支大棒攻击其他竞争对手。希腊“脱欧”带来的涟漪效应和外部力量推波助澜很可能将导致欧元区出现多输局面。
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需要稳定欧元区贸易伙伴,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经济政治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将给原来趋弱的中国出口雪上加霜。近期的广交会来自欧盟的参加机构与个人,以及成交量均已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此外,如果欧元区出现大的动荡,世界经济的复苏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借助欧元区的力量来抗衡美日等其他力量。目前正是加紧与欧盟谈判,获取筹码的最佳时机,如果欧元区能放开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和承认市场经济地位,那么我国与美日谈判的主动权将大大增加。此外,中国还可借此机会加大对欧洲“走出去”的力度,通过管理、技术和服务升级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希腊“脱欧论”将导致欧元区出现多输格局,欧元区内部的斗争目前只能视为一种政治博弈,目前还不能对希腊“脱欧自立”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