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2011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显示出全球经济复苏遭遇新挑战。而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对意大利评级的下调,也使得意大利债务问题愈演愈烈。为了规避影响,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称评级未基于事实。
标普下调意大利评级
标普19日宣布,将意大利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从A+降至A,前景展望为负面。A评级在标普的评级等级中为“投资级”的第六等,距离“投机级”仅有两级之遥。
分析人士指出,评级下调将继续推高意大利的融资成本。由于投资者越来越不看好意大利国债,上周意大利财政部不得不以5.6%的超高利率发行了65亿欧元的五年期国债,而在7月的上次拍卖中利率不到5%。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9日收报5.6%,与德国国债的息差达到379个基点。在欧洲央行内部,对是否应继续入市购买意大利国债分歧越来越严重,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委员施塔克也因此辞职。
在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之际,意大利评级下调对欧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意大利债务总额超过了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四国之和,因此被视为是“大到救不了”的国家。受降级影响,昨日,东京汇市早盘开盘后欧元继续下挫,对美元汇率跌至1:1.36区间,亚太股市也普遍低开,摩根士丹利亚太指数开盘跌1.1%。
体制“软肋”拖拽意大利评级
据称,意大利评级被下调并非意外。其去年公共债务总额已达1.9万亿欧元,占GDP的比例狂飙至119%,这一比例在欧元区内仅次于希腊。近半年来,意大利持续为债务危机困扰,国债收益率不断上升,这意味着意大利的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十年来,意大利经济几乎零增长,传统经济竞争力在全球化大潮中正日渐式微,经济的体制性弊端却日益凸显。
除了经济因素,评级下调的缘由中还有政治因素。如标普所说,“意大利脆弱的政治联盟以及国会内部的政策分歧,将掣肘政府应对国内外宏观经济挑战的努力。鉴于意大利融资环境收紧以及财政紧缩,全国改革方案对改善经济状况的作用可能十分有限”。
如今意大利面临三个层面的风险和考验。从短期来看,能否持续获得欧洲央行的支持尚不明朗;政府紧缩方案是把“双刃剑”,也可能会对财政、经济造成损失;另外,意大利和其他出现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所面临的并不是简单的收支失衡问题,而是根本性的经济扩张动能不足问题。
意总理称标普评级不客观
对于这种评级下调,贝卢斯科尼立即做出回应,称标普的决定是受到媒体的影响,并未从事实角度做出评估。
贝卢斯科尼在当天发布的声明说,意大利政府能够在议会中获得信任,体现了政府在议会中依然拥有稳定的优势地位。标普似乎听信了媒体的报道,而不是通过事实做出评估,标普的评估受到政治因素影响。并强调,意大利已经出台干预措施,旨在2013年实现预算平衡,政府正在筹划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成果将在中短期内显现。
意大利议会上周已经通过了贝卢斯科尼提出的540亿欧元(约合730亿美元)财政紧缩计划,希望通过提高增值税、加大打击偷税漏税等措施,实现预算平衡的目标。但是不少经济学家指出,目前意政府乃至整个欧元区在应对债务危机上,还仅仅以紧缩开支、修复政府短期资产负债表为主攻方向,在体制性改革问题上却重视不够。倘若这些陷入危机的南欧国家不进行一番伤筋动骨的体制性改革,债务危机将无法获得根本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