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股王诞生 友邦保险IPO“替母还债”

2010-11-02 14:3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程轶文

  “赎身”有望的AIG

  友邦保险IPO受到追捧,最高兴的莫属母公司美国国际集团。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全球金融危机一触即发,当时的美国国际集团命悬一线,由于被认定为“大得不能倒下”,4次接受美国政府提供的总额高达1823亿美元的贷款。

  10月初,美国国际集团和美国政府就退出计划达成一致。根据该计划,美国国际集团将在2011年初偿还所欠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借款,同时美国财政部也将采取措施,开始出售所持美国国际集团的多数股权。

  根据这项退出计划,通过友邦保险IPO和出售另一个海外子公司获得的资金所得将用于偿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200亿美元的抵押债务。

  也就是说,友邦保险今后增发新股的所得,可能将直接归美国财政部所有。

  目前,部分债务距离清偿大限仅剩数月。为了免于变身国有企业,美国国际集团不得不加紧处置旗下资产,筹钱还债。

  而友邦保险是其获得资金的关键。此前,美国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曾表示,在友邦保险IPO成功和出售旗下美国人寿保险公司之后,公司已基本有能力如数偿还政府援助资金。

  “犹豫”的中资机构

  在证券市场,有人欢喜就会有人愁。

  友邦保险这种“替母还债”的初衷不仅让基金经理们表示出了担心,还使得一向不会放弃任何赚钱机会的中资机构显得很是犹豫。

  基金经理担心的是友邦保险把所有资金全部用来还债就不能对公司业务进行必要扩张,这必将影响股价的走势进而影响投资则的收益。

  而中资机构从开始坚决不参与友邦保险的投资到现在的模棱两可,则显得很是诡异。据了解,在招股期间,基石投资者全部来自境外的消息曾让市场猜测中资机构可能缺席友邦保险此次香港IPO。

  8月底,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就曾表示,至于中国人寿是否参与友邦保险在香港IPO,将视友邦保险的发行条件和定价机制,进行审慎地研究后再行决定。

  然而,一位在港券商的分析师告诉记者,最新的消息是,包括中投、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泰康保险在内的中资机构都表达了投资兴趣。

  此前,另有分析人士表示,中资机构并非对友邦保险不感兴趣,而是由于此次友邦保险IPO基础投资者并不享有价格折让,所以不想早早参与其中。

  对此,上述分析师认为,不仅仅是对价格上的考虑,“一开始中国企业不愿意介入可能是出政治上的原因,它们不愿被认为是间接替一家美国公司在还债,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利润很高,所以它们不愿意被排除在外。”

  该分析师透露,中国人寿和泰康人寿已加入认购友邦保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行列。

本文共 3 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第  页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2010
庚寅年
4 月 11 日 星期五
 请调整您的计算机日期!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