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暴“摸家底” 地方发债走到头?

2013-08-01 09:43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林天泉

  7月26日,国务院突发急电,要对全国政府债进行审计。审计署暂停所有项目开始培训,当周即开始进驻各省市区。两日后,国家审计署网站发布消息,“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

  本次全国性审计工作将于今日起全面展开,审计范围较2011年,扩大到乡,将对包括中央、省、市、县、乡的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

  审计署还公布了对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结果。数字有些惊人,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为3.85万亿元。有10个地区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如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有16个地区债务率超过100%。

  有专家表示,这次审计风暴全面来袭,其实并不突然,国家到了对地方债务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了。

  张明已经是为一个项目第三次上北京了,“材料还是没递出去”。作为南方一家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她所说的项目是我国西部某城市的一个城投债的发行。

  地方政府急待发债还息

  “按照以往,一个项目2~3个月就能获批发行,这次已经拖了大半年了”,张明有些无奈。

  两年前,发地方债券迎来了一个好时机,“地方政府缺钱,就通过发债融资。”张明说,这两年,发地方债给券商带来不少利润。“因为大家对政府债有信心,容易发出来。另外,政府债的收益高。”

  去年仅最后一个季度,张明一个人就顺利拿下了三个政府债项目,发行规模达50亿元。

  今年5月,情况发生了变化。“上面突然来了个新说法,所有的地方债发行项目,在上报国家审批之前,要进行‘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收到消息的那天,他们项目组在当地发改委取转报文,材料都准备齐全,已经订好机票,去北京报材料。结果,他们不得不抱着所有的材料又回来,开始进行内部自查。

  这一查就是半个月,内部审查的结果是,发债项目存在一定问题,必须重新考虑。“但当地政府是真的缺钱,还欠着银行大笔钱,等着这笔款去还利息。”

  在她看来,当地政府已经被债务弄得不堪重负。“这次审计风暴,其实是在预料之中。”

  取消干部休假应对审计

  地方政府的反应没那么平静。

  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接受采访时谈到,底特律申请破产10日后,国务院就作出部署,“速度很快,36个地区地方债审计结果,触目惊心”。目前多地已经取消干部休假,准备应对审计风暴的来袭。

  早在2011年,审计署首次组织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全面审计。审计发现,截至2010年年底,除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

  有关研究报告称,目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2007年的3倍,占GDP比重由15%大幅提高到30%。而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4月份曾估计,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可能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值几乎较审计署2011年披露的数据翻倍。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称,在2011年审计署的数据出来后,银监会进行了几次银行内部摸底的核查,对融资平台的贷款进行分类。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了全负债、基本负债、没有太多负债、基本没有负债等四种类型。“按照当时的情况,基本负债还是占据了大多数,说明他们还是具有偿还能力的。”

  在将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分类之后,唐建伟说,没有覆盖和少部分覆盖的,今后不允许新增了,政策“以收缩为主”。而对于全负债和基本负债的,则会区别对待。

  政策变化引地方债“爆发”

  对地方政府向银行借贷方面,唐建伟表示,银行对这一块控制比较严格,而银监会对这一块有明确的监管要求和分类。此外,银行基本都会对于整体量进行控制,“不会超过上限。”

  唐建伟说,过去,地方政府如有现金流项目,就允许它“借新还旧”,所以,从去年起,地方政府融资开始快速增长。

  对于地方政府“借钱”成风,有专家也指出,这也不单是地方财政的问题。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主任科员杨跃东建议,进一步改革税制,建立事权与财权匹配的制度,消除产生地方政府债务的体制根源。同时,修改预算法和担保法,允许地方政府直接举债或提供担保,并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债务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结构和使用方向。

  短期内不会出台收紧政策

  唐建伟预测,在审计之后,短期之内,不大可能会针对审计结果出台一些相应收紧的经济政策。针对这一结论,他的解释是,近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中,提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稳增长”会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而中央出台一个相关收紧政策,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唐建伟认为,这次审计是要“摸清家底”,总目的还是控风险,他表示,审计工作只是一个“找出问题”的过程,并没有处罚、处理的权力。

  他预计,“政府将来可能还会是如2011年一样对其进行分类,有区别对待的政策会出台的倾向更明显一些。” (文/记者张丹、杜安娜)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