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名工行建行“买断工龄”员工维权

2013-07-31 09:32     来源:中国广播网     编辑:林天泉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从昨天以来,发生在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北京总部门前的员工维权事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据我们今天下午在现场最新了解到的情况,工行和建行总部门前已经没有人,但仍然有部分人员在附近继续维权。

  据了解,这些声称前来维权的人,都是被买断工龄的前银行员工。从1998年开始,中国力推金融体制改革,工农建中等四大国有银行鼓励员工自谋职业,对一些员工以“买断工龄”或者“协解”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但是,随着银行上市后效益提高,许多人觉得自己当年拿到的经济补偿不够。这些前来维权的前员工来自国内的多个省市,他们对记者说,自己目前的生活面临诸多困难。

  员工一:买断工龄之前,工商银行承诺买断以后退休能享受同样待遇,但是等我们签字以后这些全都被否定了。

  员工二:我是山东中行的,让我签了一部分字,到最后没有社保,没有医保,十多年了。

  员工三:我19岁就参加工作在银行上班,到39岁了让我下岗。39岁的人已经学不了什么新东西了,再去别的单位打工,人家也不愿意用。现在我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没有。

  员工四:我今年50岁,我到这个年龄了,我什么都没有,病了没人管。

  据这些银行的前员工们说,他们曾经找银监局寻求说法,银监局要求他们找到各家银行进行协商解决,于是才有了这次的维权。而前来维权的人中,除了工行和建行的买断员工外,还有少数中行和农行的前员工。他们诉求也有所不同,有的人要求增加经济补偿,而有的人则要求回归原单位。

  员工:我们不但各种福利没有了,国家给的各种低保人员、下岗职工优惠待遇我们也享受不了,我们成黑户了。银行就是一个字“拖”。

  记者:您下一步的诉求是什么?

  员工:让银行废除当年跟我们签订的不平等协议,恢复我们的身份。因为它没有完全履行协议,违反了协议。

  对于这次事件,建设银行向经济之声发表了官方声明。

  建设银行:这些聚集人员是前些年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与我行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而并不是网上所说的劳务派遣制人员,对此我行高度关注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信访条例妥善处理。

  工商银行也给我们发来了类似的书面声明。一位建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银行股改前采取“买断”方式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目前总行内部正在开会,研究协调问题。不过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银行方面还没有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其实,在当年银行改革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没有签买断工龄的协议。一位工商银行的资深员工说,当时由于银行效益不好,有的人签了这份协议,少的拿了五万,多的拿了十几万。自己当时坚持下来,虽然条件艰苦,但现在就可以正常退休,所以,如今的局面与当年个人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到银行方面。

  那么,这个问题可以用法律方式来解决吗?资深法律人士孙在辰认为,不能把历史看成是简单的法律问题。

  孙在辰:养老保险在1997年转轨的时候,正好赶上国家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出现了大规模的下岗。这个群体当时跟政府其实有一种隐形契约,特别是将来的社会保障由公司负责,但后来制度开始转轨,这部分人的社会保障没有了依托,政府对他们其实有一种隐形债务,转轨的成本应该由政府来分担。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主任朱俊生认为,对当年的这部分国企分流员工,国家其实跟他们之间也有一定的隐形契约关系。

  朱俊生:为解决当时国企、社会的一些问题,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做法,这种做法好与不好当时可能还看不出来,我相信很多员工签协议应该也是自愿的。如果从单纯的法律要义来说,公平合理买断没有问题,但是时隔十几年之后,当时买断没有考虑到的一些问题可能凸显出来了,之前的做法是不是合理也值得推敲。如果用现有的法律或制度、政策去恒量当时的做法可能有一些问题。总而言之,这件事情不是简单的法律问题。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