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规模虽不算很大但市场担忧短期反复再融资 专家称资产证券化方能解困
银行再融资沉寂半年后,连日来,关于招行配股方案获批、中信和交行发行金融债、中行拟发600亿元减记型工具持续牵动业界神经,虽然银行采用了对市场冲击较小的手段,仅千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与前两年高峰时动辄数千亿元的规模也不可同日而语,但这种融资抬头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对资本的迫切需求,反复的银行再融资怪圈恐将再次上演。
专家则认为,中国银行业像“只吃不拉”的神兽貔貅,在资产证券化实现之前,只有通过不断吃资本来维系贷款增长和监管要求。更有预测称未来两年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制品或达千亿美元。 貔貅,这是南方不少银行大门前摆的一种古代神兽,貔貅能吞万物而从不泄。现在这种“有嘴无肛门”的神兽被用来比喻银行的再融资“只吃不拉”。
本月,“久拖不决”的招行再融资方案突然拿到了批文——在发布公告前,招行还披露了一份延长再融资方案有效期12个月的公告。这是招行350亿元A+H再融资计划的一部分,也是今年银行配股再融资第一单。
融资方式作出较大改变
紧接着,中信银行、中行、交行均公布了再融资方案进展。与前几年主要集中在股权融资方式上不同,今年除了招行配股发行源自2011年7月,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外,多数银行均采取发债融资以及创新工具等手段。
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工、农、中、建四大行,平安银行,以及重庆农商行提出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计划超3000亿元,其中工、农、中、建分别计划发行600亿元、900亿元、600亿元元和600亿元,在农行的900亿元中包括了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发行总额计划不超过400亿元。上述银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发行期大多都在明后年。
而在2010年,我国上市银行曾进行股权融资逾2700亿元,2012年发行超3000亿元的再融资规模中,也有不少是通过股权定向增发的方式融资。
市场提升银行融资预期
从规模和方式上来看,银行似乎有意在降低再融资对市场的冲击。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指出,发债融资和股权融资两者的融资规模不具有可比性,“今年银行发行的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一是替换存量,二是满足监管层的要求。这完全在预期之内,不会造成股市供给的增加,对银行板块也无负面影响。”
但融资抬头的迹象还是让市场担忧。招行再融资方案获批消息公布后,股价就连跌4天。申银万国认为,招行配股核准早于市场预期,市场对于上市银行再融资潮的预期将提升。 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是指银行发行的一种可以减记本金的次级债。当债券本金被减记后,债券即被永久性注销,并在任何条件下不再被恢复。
(文/ 记者刘新宇、李震 表/ 记者刘新宇)
新闻观察:
反复再融资短期或难免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的观点是,下半年暂不会出现再融资潮,明后年则可能会有再融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压力已缓解,可能会通过资本工具的创新,补充附属资本。
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强调,在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下,推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必须让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才能让银行走出反复再融资的怪圈。
鲁政委称,银行就像“只吃不拉”的神兽貔貅,银行贷出去的款,资产吃进来后只要不到期就出不去,“如果不推资产证券化,就是一个死循环,要实现贷款规模不断增长和满足资本充足率的双重要求,单靠利润是不够的,未来银行还会重复从市场不停融资,不然活不下去”。(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