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陆家嘴,高温下仍旧一片繁忙。极少有人注意到的是,位于世纪大道上的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大门已紧闭了一个月之久。该公司被同楼PE们戏称为“神秘人控制的僵尸PE”:曾经,创立者拥有令人艳羡的背景;如今,GP和LP的关系(表面上GP仍称在帮助LP管理资金)依然存在,项目却已转出殆尽。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随着行业内外有形无形巨大压力的持续逼迫,这个最特殊的PE群体正在紧急大撤退,留下一个又一个“僵尸PE”的空壳。
神秘人“退巢”
“剩斗士”背景非凡
“做业务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原来一些自称有地方政府背景的、有官员子女入股的PE现在非常低调。有的是没有项目看不到在市场上活动,有的是因为背景资金撤出。”上海私募股权投资领域资深人士昨日对《金证券》记者说。
2006年到2008年是私募股权投资发展高峰期,众多刻有“官方人脉背景”烙印的神秘资本亦纷纷加入。以世纪大道上那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为例,消息人士对《金证券》记者透露,该公司创始人是来自浙江的几位官员子女和“富二代”,此前投资标的多集中在拟IPO项目上。不过同行反映,今年以来没有见到这家公司有动作。
无独有偶,上海静安区的另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工作人员告诉《金证券》记者,公司一位来自长三角的“有背景”的股东也于年前退出了公司,考虑到公司在江苏的一个项目还在进行中,所以没有对外公布股东变化的情况。
上海私募股权投资领域资深人士称,虽然难以统计到底有多少类似股东正在撤离私募股权投资业,但圈内频频听到类似的消息。“现在仍有神秘人参与的PE,要么是在实力雄厚的大PE中担任高管,要么是与外资合作建立的PE。”
洗牌“打酱油”
僵尸PE有六七成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0月A股第8次暂停IPO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陷入最艰难时期,众多PE业务难以继续,主要表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司GP(一般合伙人,扮演基金管理人角色) 与LP(有限合伙人,扮演出资方角色)的关系仍然存在,但是GP不再做项目,并帮助LP将手中的项目出售殆尽,公司只剩下了一个壳。这被行业称为“僵尸PE”。另一种则是直接与LP撕破脸,结束公司经营。
上海民富股权投资总经理、瑞士磐石投资顾问(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丁学文告诉《金证券》记者,目前市场上的“僵尸PE”占比高达60%-70%,大部分被“神秘人”涉足过。“这类公司本身不缺钱,也没有特别的压力,尽管现在离开了,但是并没有立即结束公司,所以成了僵尸PE的主力。”他表示,还有一类隐形存在的PE,就是“神秘人”实际上已经离职或撤股,但是仍将自己的“名头”借给PE使用。
丁学文告诉《金证券》记者,“官方人脉背景人士”的撤离,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这个市场的变化。“他们对行业政策变化的敏感度更高,整个市场也不可能再回到以前了,行业的洗牌,让这些打酱油捞金的人会觉得压力越来越大”。
清算期渐近
“国字号”频现巨震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中,对项目的投资期大多为"5+2"模式,即基本上在5年内,最多可以再加上两年。据此推算,2014年年中到2015年底的这段时间,将会是PE的集中清算期,此间GP将要对LP的收益有所交代。
上海私募股权投资领域资深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随着这一时间点的到来,“神秘人”们的退出还会更明显,“这个群体喜欢新奇时髦的行业,现在已经有从PE踩进移动互联网和文化传媒领域的趋势。”
实际上,近半年来PE行业出现了一系列细微的变化,“神秘人”退出只是其中一个现象。上述人士透露,一些大的PE人事变动十分明显,原因大多来自董事会对业绩的考核压力。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此前华南PE老大深创投就传出总裁李万寿将离职的消息。而招商湘江的一名人士承认,“国字背景”的PE一般情况下管理层是非常稳定的,但是今年确实出现了多家公司管理层调整的情况。
虽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深度洗牌还在继续,但丁学文觉得,这从宏观上来说也有好处,行业出清越快,结构升级就会越早完成。
名词解释:LP和GP是私募基金组织形式里的有限合伙里面的两种当事人形态,由发起人担任一般合伙人(GP),投资人担任有限合伙人(LP)。在法律上,一般合伙人须承担无限法律责任,有限合伙人承担以投资额为限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