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助力经济顺利“升级”

2013-04-22 15:29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泉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该如何为“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要想厘清金融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蓝图中的定位,首先要把握好“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时代内涵。顾名思义,“升级”是在肯定既有成效的基础上增加配置,提升质量和效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要在肯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更高版本的中国经济航母,必然要求经济运行中的血液——金融“版本”也要相应升级。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助推中国经济的升级是中国金融业面临的一大重任。金融应该助推我国工业企业实现升级,推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促使企业能够完成从大到强的转变。同时金融还应支持有特色如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未来竞争力重在技术创新。

  当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面临的一大核心问题是创新不足,这就需要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支持创新型产业的力度。然而,作为服务业,如果金融业本身创新不足,在支持企业创新时将难以为继,因此释放企业创新活力必然首先要求金融产品乃至金融体制体系的创新。

  博鳌亚洲文化传媒董事长昂健日前表示,过去30年全世界的高科技产业都出自美国,最重要的原因是资本市场的发现机制。“硅谷模式”是从风险投资到资本市场一整套体系,是一个撮合科技创新者和科技投资者的机制,这种机制是中国乃至亚洲最需借鉴的。有专家表示,要打造从风险投资到资本市场一整套利于科技创新者和科技投资者的机制共赢的平台,亟待金融体制机制的大胆创新。

  作为创新的生力军,我国中小企业长期面临融资瓶颈,无法提供足够抵押或担保物、不能提供合适财务报表、贷款成本较高都是小微企业在向银行融资时所遇的常见问题,尤其信息不对称是横亘在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一道障碍。中国光大银行零售部总经理张旭阳日前在博鳌论坛上表示,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模式创新,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

  宗良认为,金融要为我国城镇化的平稳推进提供动力,促进实现城乡发展的平衡和中国经济的良性发展。金融还应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也与工业企业升级密切相关,因为只有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此外,金融还要大力支持消费,采取诸多措施推动未来消费的转型升级和增长。当然,支持消费的转型升级还离不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在此领域大有可为。

  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压力与日俱增。为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空间不小,包括相关金融创新产品的推陈出新,以及加快碳金融交易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信贷投放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产业政策以及我国区域政策,防止向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领域大量投放。

  经济结构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和优化,而金融本身具有优化配置市场资源的重要功能。由于资金具有杠杆放大效应,金融资源的优化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将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注入活力。这要求今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紧紧围绕经济结构的调整。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改革的推进将释放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红利”,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金融业必须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当前,我国金融改革正迈入“深水区”。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已经明确,旨在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如今备受关注的中国金融改革“松紧”力度究竟应该如何拿捏,成为一道颇具挑战的难题。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西方学者呼吁加强金融管制的背景下,我国金融改革究竟该如何“松”?专家表示,作为重要的货币资金价格,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成为各方的共识。此外,区域性金融改革的试点扩围,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一系列金融改革的推进,都需要审慎对待。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