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正规的银行、几名热心的“客户经理”、一个获利诱人的“理财产品”,郑州市民胡先生直到今天仍然想不明白,自己理财的钱怎么就不见了。
“那可是34万元,我的钱到底去哪了?!”采访时,胡先生情绪有些激动地反问记者。
不仅记者无法给出答案,就连给胡先生办理“理财业务”的中信银行郑州黄河路支行也无法说清资金的去向。“这属于支行副行长郭文雅的个人行为,与中信银行无关。”胡先生回忆起当初银行给出的答复。
真假理财产品
胡先生确信一年多前他所买的就是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在外人眼中,这个名叫“还后贷”的产品不那么像理财产品。
胡先生向记者解释说,“还后贷”是指一些在银行有贷款业务的小企业,因为资金周转不开,无法按时归还银行到期贷款,需要通过其他途径筹措资金先归还银行贷款,然后用再次从银行贷到的钱还给借款人,并支付一定利息。
“客户经理介绍这个产品时说,我们的钱就是通过银行给这些急需资金周转的小企业。”胡先生回忆说。
“是银行客户经理办理的,而且有合同和承诺的利息,怎么不是理财产品?”胡先生不知道的是,早在2010年,银监会便发文禁止企业贷款用于归还欠款。
据记者了解,除“还后贷”外,一些客户还在该行被介绍了“月底揽存”、“联合理财”等违规、虚假理财产品。
郑州市民王先生与胡先生有相似的经历。不过他却明确告诉记者,自己的钱并没有买理财产品,是中信银行郑州黄河路支行将钱放给急需资金的小企业。他说,由于与该支行一位名叫冉行云的“客户经理”存在亲属关系,这项业务也是由冉行云介绍,所以认为不会存在风险。
银行的信誉,亲戚、朋友的介绍让包括王先生在内的100多名客户多少放下了心中的疑虑,最终将钱给了“中信银行郑州黄河路支行”,总金额超过4000多万元。这一数额也得到胡先生的证实。
而月息1分8厘的诱人回报,更让一些客户放下了心中最后的疑虑。“购买‘理财产品’的第二天,几千元的利息就打过来了,我也就放心了。”胡先生说。
2011年10月,王先生在收到两个月的利息后,又向“银行”追加投入20万元。一周后便被“银行”告知投给企业的钱无法收回。
真假客户经理
“有银行的名片,胸牌,怎么就不是银行客户经理呢?”胡先生提出疑问。
“贾芳芳、郭留环、冉行云……”在记者采访中,一些受骗客户多次向记者提及为他们办理业务的中信银行郑州黄河路支行“客户经理”的名字。不过相关部门表示,她们并不是银行的正式员工。
根据这份名单及联系方式,记者试图联系这几位“客户经理”,电话那头传来的却都是“关机”提示。
与冉行云有表亲关系的王先生向记者透露,“目前冉行云仍在羁押中”。
王先生知道的情况是,2011年冉行云被聘用到黄河路支行工作,事发时并未转正,尚处实习期,不过配有印有“客户经理”的名片和胸牌。
其实,文中提及的部分“客户经理”,同时也是受骗者。在一份受骗者名单中,记者就发现了“客户经理”郭留环的名字,涉及金额为20万元。了解内情的胡先生说,有些“客户经理”也是受害者,部分受骗资金正是来源于她们自己,或者她们的亲戚朋友。
“我们都是受害者,唯一不是受害者的就是银行高层。”王先生说。
王先生所提到的“银行高层”正是黄河路支行副行长郭文雅,郭文雅也是目前被唯一确定是中信银行正式员工的涉案人员。
“我手里还有一张当时划款的小票。”王先生说。据其描述,这张银行转账凭证正是在郭文雅的办公室里,通过布放在房间内的POS机取得的。
一些客户留意到,他们所持的“理财合同”上的公章并非中信银行,而是一家企业的名称,整个合同中也没有出现“中信银行”字样。
对此,胡先生并没留意,“以前在银行办理业务时,总会填写一些格式条款的文件,这份合同也是如此,所以我没有怀疑。”
对于其他客户的疑虑,郭文雅及多位中信银行黄河路支行的“客户经理”曾信誓旦旦地保证“银行的项目绝对没问题”,另外还提供了一家担保公司的担保书。
不可挽回的损失
“2011年7月21日,给银行40万元;9月21日收到两个月利息;10月8日,给银行20万元;10月20日左右,发现资金出现问题。”王先生牢牢记住了这几个日期。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王先生的60万元、胡先生的34万元仍然没有要回。王先生告诉记者,这60万元中还包括父母的养老钱20万元,现在自己压力很大。胡先生说,“目前拿到的只有两个月的利息。”
胡先生告诉记者:“银行至今没有给出答复;另外,事后我们发现提供担保书的担保公司也是一个壳,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谈及钱的去向,胡先生说,据我了解,钱最终没有到合同中出现的那家企业,而是被郭文雅转给另外一家企业。
4月17日,记者多次拨打黄河路支行电话,但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一些受骗客户反复向记者陈述,他们是在银行副行长郭文雅的办公室办理的业务,整个业务过程中均由该行“客户经理”操作,合同也是在银行的二楼办公区域签署的。怎么就和银行没有关系呢?
胡先生说,在郑州,这并不是个案。据记者了解,就在今年年初,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审理了一起非法吸收存款案。案件的主角,是浦发银行郑州21世纪支行副行长马益江。有媒体报道,2009年9月1日至2011年10月21日,马益江在担任浦发银行郑州21世纪支行副行长期间,伙同他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累计总额63.95亿元。
一些受骗客户表示,这些事件的出现,让他们不敢轻易相信银行及银行推荐的理财产品了。
对于此次事件,据知情人介绍,由于涉案数额较大,目前当地政府对于这一事件十分重视,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公安部门也已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