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金改一周年 民间融资利率稳中有降

2013-03-27 10: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范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前围绕温州金改的喧哗,早已归于平静,连A股市场的金改概念股亦是沉寂已久。

  过往在市场中呼风唤雨的温州民间资本也好像暂时偃旗息鼓,低调遁形。据报载,2月70大中城市房价多数上涨,而温州却以8%跌幅赫然在榜。陆续披露的上市银行年报,无一例外地提到存在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而各家温州分行首当其冲。当地企业普遍开工不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老板们反映生意难做……

  一年过去了,表面上看,温州金改与公众甚至当地政府的期望值落差明显,以致温州市长陈金彪在两会期间感叹三个落差:工作进程与民众期望有落差,现有服务体系与小微企业需求有落差,民间借贷活跃与监管力量薄弱有落差。也有批评者认为,地方金改在没有“顶层设计”支持的情况下,俨然走进了死胡同。

  但本报记者实地调研后得知,温州金改潜流涌动,地方干劲十足,在可能的范围内已做足功课,并把进一步推动金改的需求准确地传递给了上层。诚如温州金融办主任所说,进一步的突破要取得高层的支持。市场的期待也因此转为高层能提供怎样的支持。

  在利益盘根错节的当下,以地方试验为突破口,并呼唤整体的改革推进,是契合现实的可操作的路径。诚然,这也是以温州为代表的地方金改的意义所在。

  一年前的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金改正式启动。

  半年后,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前往温州调研。当地的企业家告诉他,情况有所好转,跑路的事情确实少了,但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是没有实质性地解决。

  民间金融阳光化、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非温州一地独有,解决起来也非一两年之功。而设立民营银行、个人境外直投、创建全牌照证券公司等,又非地市级政府的权责范围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对温州金改的认识渐趋理性。金融改革是系统性工程,外溢性强,放开一隅即为放开全局。温州一地欲单兵突进,进而取得制度性的突破几无可能。但如若能借助金改之机,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一条利于民间资本阳光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吸收民资进入金融业的路子,并铺开推广,也是温州之幸。

  民间融资利率稳中有降

  吴阿姨是温州人。早些年,她把钱都放在亲戚那边“吃利息”。可2011年秋季,她的亲戚突然不还钱了,称“先还银行贷款,还剩多少就先还你多少”。

  损失了几百万后,她不敢再把钱借给亲戚,而是来到了去年4月成立的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成功放出了180万元,年利息18%。她说,不再追求过高利息了,“现在只求稳”。

  温州市金融办在《“温州指数”运行情况分析》中指出:受房地产调控深入、山西煤改、货币政策加速转向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矿产等领域的风险明显加大,高回报率已经难以维持。

  类似吴阿姨这样在登记服务中心成交金额目前已超过4.4亿。开业以来,该中心平均月息约1.3%,借贷成功率由最初的5%提升至目前的30%。

  除了搭建中心,温州去年启动了《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探索民间融资备案制度。发布了“温州指数”,以此为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

  “温州指数”已编制发布3个月,总体稳中有降。去年12月到今年2月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1.33%、21.08%和20.58%。

  第四个举措是创立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使企业以私募的方式,组织有效投资。目前已开业6家,累计投资6.62亿元于185个项目。

  以上四例皆为全国首创,不少城市已仿效设立类似机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向记者表示,该四条举措从短期看,能充当“消防队员”的角色,稳定局势;长期看,有利于建立一套引导、监测和预警机制,真正规范民间融资。

  多渠道助中小企业融资

  对于中小企业主认为没有感受到金融改革的成效问题,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并未否认。他坦言,也听到过很多这样的说法。

  他说,其实举措也出台了不少。如去年温州新增银行贷款646.3亿元,64.7%贷给了中小企业;鉴于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银行推广了信用贷款,完成382家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有26家小贷公司开门营业。

  为何中小企业仍未感受到?朱宁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并非温州一地独有,将所有担子都压在银行身上也不太现实。应该多渠道解决,比如政府支持、风投支持、直接融资等。

  温州市方面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即将于3月28日开业,分别是温州市再担保中心、两家保理公司、两家民间票据服务公司。

  朱宁还认为,中小企业自身资质不佳,也是难以获得贷款的原因。针对这一点,温州市今年计划对500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不仅能贷款,也能挂牌、发债和上市,扩宽其融资渠道。

  民资曲线进入金融领域

  石家庄温州商会名誉会长吕卫国得知记者的来意后,笑称:“设立银行的事情就这样了,你怎么写都可以。我们还投了别的项目,你有兴趣吗?”

  去年全世界12地温商欲联合筹资50亿元,成立温州现代商业控股银行,并在全国各地商会所在城市开设分行。为了这个项目,他常驻温州,在不同部门间沟通协调。

  直到现在,吕卫国重建一家民营银行的愿想仍未成真。他说,这是民资参与设立金融机构遭遇“玻璃门”的又一范例。但金帝集团董事长诸建勇却为自己初次涉水金融业而兴奋不已。据温州当地媒体报道,趁着龙湾农村合作银行改制的机会,金帝投资上亿元入股,持有改制后该行5.02%的股份。

  新设一家银行,非省市级政府的权责范围所在。因此,温州市政府另辟蹊径,启动了农合行的股份制改造。龙湾农村商业银行即将挂牌,该银行由龙村农村合作银行改制而来,改制过程中共吸收8亿民间资本。鹿城农村合作银行的改制也吸收了近15亿民间资本。

  温州市今年将启动全市另外9家县(市、区)农村合作银行的改制工作。如顺利改制完成,预计可吸收超百亿民间资本。

  有关政策尚待国家支持

  金融改革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改革,有较强的外溢性,对系统性、全局性的要求更高。因此,有评论认为,30年前小岗村式的自下而上进而实现整体改革的情况,很难在金融领域出现。

  温州市长陈金彪曾在演讲中指出,金融改革放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后,可见其难度所在。温州金改第一年开了一个头,但离人们的期望还有差距,在地方金融监管合法化、民资参与设立金融机构遭遇“玻璃门”、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税收优惠等问题,需要国家层面给予支持。牵涉到法律问题的,需要立法机构予以明确。

  今年,温州市有望设立全牌照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尚待证监会和保监会审批。同时,力争开展个人境外直投试点,前提是需取得国务院的批准。

  浙江省政协常委、原浙江省银监局局长杨小苹认为,温州金融改革关键是要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与温州实体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前银行业监管官员,她表示最希望看到三方面的突破:重塑信用、尽快完成民间融资立法和做大直接融资这块蛋糕。

  央行行长周小川曾经提到,国外出现了一个词,叫“改革疲劳症”,人们对改革失去了热心和动力。但在中国,地方改革的热情却相当高涨,仅在金融领域便有20多地的区域改革。

  温州地区的改革热情仍然高涨。对于金融改革,实行了项目制管理,共列出了78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内容、所涉部门和时间表等详细信息。此外,泉州金融改革在内容上与温州大体相仿,追赶势头凶猛,也使温州不敢懈怠。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