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亿元之后 银行能否对“钓鱼”做更多防范

2012-12-04 10:33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范乐

  11月11日,淘宝网“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共吸引2.13亿独立用户访问,全天订单数达到1.058亿笔,总销售额高达191亿元,创下了全球网购的最高纪录,网购已日益成为国人购物的主流方式之一。

  然而,在191亿元“狂欢”的同时,除了显现出我国网购队伍和网络交易规模的扩大之外,在线交易的安全问题愈加突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2年中国网络支付安全状况报告》显示,有57.6%用户不知如何保障网上支付安全。报告显示,2012年国内网上支付整体安全使用状况较好,仅5.3%用户认为网上支付不安全,认为比较安全的用户占78.7%。但却有57.6%的用户表示不知道保障网上支付安全的办法。在众多网购纠纷中,剔除商品相关投诉,仅考虑涉及资金层面问题的话,钓鱼网站诱骗支付依然占首位,达64.4%。

  事实上,境内网购平台技术上相对成熟,消费者在淘宝、卓越、凡客诚品、京东商城等购物,必须输入信用卡卡号、有效期、CVV2、交易密码、动态密码等信息方可完成交易,账户安全较有保障。目前银行、支付结算企业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国际上一流的设备和体系;此外,与国外倚重信用体系的做法相比,国内大多数电商、支付公司以及银行更加注重硬安全措施,能够更好保障消费者权益。

  然而,即使这样,随着近年来网购不断融入日常生活,网购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主要是涉及的环节多。电商、支付、网银层面比较容易控制,即使最新的手机网购中,‘供应商’层面被攻破导致出现问题的比率也非常低。但是,网购活动涉及用户终端,而各种欺诈手段也大多瞄准许多用户互联网安全知识欠缺的漏洞。目前,借助证书、短信验证等手段,这一问题已经缓解不少。”某知名电商人士告诉记者,但他也承认,“钓鱼网站”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以典型的“钓鱼”案例来说,通常是消费者出现“莫名”的网络问题,之后弹出与平时支付页面布置极为相似的页面,诱使客户填入私人信息,从而达到盗取用户银行卡密码的目的。目前,记者从银行了解到的防范手段主要是设置证书,每笔资金流动最高限额并加入短信通知功能,以及手机验证码等手段。

  “这就像锁与钥匙的关系,锁就是银行端的安全保障,而钥匙,也就是个人密码信息却掌握在终端客户手中。所以,很关键的一点还是客户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某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曾经这样形象的解释网银安全的问题。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