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买保险最怕被保险代理人忽悠

2012-11-19 09:33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范乐

  日前,经济学家郎咸平炮轰保险业,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激烈争论,这也让本来就面临公众信任危机的保险行业处于更尴尬的地位。很多消费者在需要购买保险产品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找个保险代理人咨询一下,担心被“忽悠”、“被促销”。那么,怎样才能找到“靠谱”的保险代理人呢?实际上,除了登录保监会官方网站查询代理人的展业证、资格证,对比相关信息是否与其本人陈述一致之外,还有一些简单好用的考察标准,可以帮助消费者在与保险代理人交流的过程中,分辨代理人的专业度和可信度。

  保险

  靠谱表现一:

  不会“一切向钱看”

  “保险最本质的作用在于保障,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前对此应有足够的理性认知。而一位优秀的保险代理人,应把客户的保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中德安联保险专家王海丰称。因此,如果一个保险代理人向一个没有任何保险保障的人,首先力推的是一份以理财为主要功能的保险,或者,初次见面,在沟通过程中,不询问客户的家庭结构、家庭收入、现有保险情况等等信息,一门心思介绍某款保险产品的收益,强调过多久能赚多少钱等等,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就显示出此保险代理人不专业、不为消费者着想。

  很多消费者在选购保险产品时,像购买其他商品一样,喜欢比价,想要选择低保费、高收益的产品。这一点原则上并没有错。不过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保险产品的同质化较强,不同公司同一类别的保险产品在定价上差异甚微,而保障各有所长,单纯比价难以做到。因此优秀的保险代理人常说:“保险产品其实并没有‘好不好’,只有‘合适不合适’。”因此消费者的注意力应集中放在挑选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上,专业保险代理人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客户明确自身保险需求,制定保险计划。

  一般来说,在进行一到两次沟通后,代理人会制作一份计划书,从中也能分出代理人的高下。专业的保险代理人在制订客户计划书时,会从客户的实际状况出发,诸如家庭年收入、本人年收入、家庭成员结构及供养情况、基本月开销、消费喜好、过往健康史等等诸多因素考虑,而不是盲目地推销。

  靠谱表现二:

  分红险不打包票

  “我也不知道买的是什么,代理人说好,每年能拿到10%的回报,还有很多分红,所以就买了。”这种情况在保险消费者中并不少见。如果有明确的回报,那么在保险合同中肯定会有相关说明,如果产品是分红险,分红肯定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基本的保险常识,靠谱的代理人不会犯此类低级错误。

  另一种情况,更容易被消费者忽略。“有一次帮助客户整理保单时,我发现此客户的4份保单中每一份都附加了报销性质的住院费用保障和意外伤害医疗保障等附加险。”王海丰说,这类医疗险有着“费用补偿”的特点,即在理赔时,需要先扣除客户从其他渠道已经报销的部分,比如社保、公司团体补充医疗保险等,剩余部分再由商业保险来补偿。也就是说,类似保障是根据实际医疗费用和保障额度来“实报实销”,消费者不会获得超过所支付医疗费用总额的保险赔付。因此,专业的保险代理人会在客户现有的医疗保障基础上考察风险缺口,并建议客户根据收入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设置合理的医疗险保额,绝不会建议保额越高越好。

  靠谱表现三:

  持续服务而非一锤子买卖

  除却少数短期险种,如意外险,大多数保险产品的缴费期都在5年至20年之间,而保障期限更可能长达三五十年或终身。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中,投保人会需要后续的保单服务,比如变更地址、缴费账户信息、联系方式,或者受益人的更改等等,虽然可以直接与保险公司联系办理,但是很多人喜欢先与代理人取得联系。

  另外,更重要的是,随着投保人的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发生改变,家庭的风险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从一个两口之家,到三人世界,到孩子长大成人,家庭的保障计划重点也从普通寿险、健康保障,向孩子的教育保障,向养老保障进行转变。靠谱的代理人会与客户保持长期的密切联系,关注客户的家庭风险变化,并提醒家庭保障做相应调整,以防保障缺口。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