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交所日进黄金2000两“暴利”源自制度约束缺失

2012-05-10 09:51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范乐

  有关交易所因垄断而成为“暴利产业”的议论由来已久,这种所谓“暴利”性质在期货市场突飞猛进式发展的近几年才备受非议。 如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2006年尚不能跻身上海地区纳税百强榜,而2007年已以3.47亿元名列上海第64位,去年更超越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证所”)而挺进上海地区纳税前10强。

  锣声一响 黄金千两

  交易收入的多寡,一直是各交易所最讳莫如深的话题。

  不过,今年2月中旬有关方面“树纳税百强榜单,扬诚信纳税风尚”而公开的一份榜单,让外界颇有惊鸿一瞥的感觉。

  根据上海市税务部门提供的该地区“2011年纳税排名前100位企业名单”,有上期所、上证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所”)共四家证券期货类交易结算所入选,且排名分列第10、15、19、32位。不过,上述榜单并未公开上榜企业的具体纳税额。

  该榜单最惊人之处,还是在金融行业中一向忝列末位的期货,作为其行业代表的上期所在纳税地位上竟然于去年大幅超越了上证所!

  而滞后出版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纳税百强年鉴》显示,2008年正值创收巅峰期的上证所当年纳税额高达76.7亿元,上期所当年则仅纳税4.58亿元。

  分列去年上海地区纳税排行榜第12、14位的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上月底刚公开的2011年年度报告则显示,这两家银行去年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的纳税总额,按非合并报表方式统计,分别为刚好超过20亿元、接近15亿元。据此,可推断去年上证所纳税近15亿元,而上期所所得税纳税额为22.53亿元。

  根据上期所网站公布的年报数据,上期所去年得营业收入为91.64亿元。事实上,上期所的收入主要由手续费(期货交易、交割及仓单质押)、会员年费等构成,其中交易手续费为90.8亿元,占九成以上。

  有业内人士戏称,按照一年260个交易日计算,上期所折合每个交易日3500万元的交易手续费收入,按时下黄金价格每克330多元计,约合日进黄金2000两。

  “暴利”的尴尬

  由“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设立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上期所,自2003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交易所章程显示,营业期限为50年的该交易所,分为均等份额由会员出资认缴的注册资本1.25亿元。而去年,该交易所的净利润则已接近60亿元。

  且按上述章程规定,“实现的税后净利润根据有关财务规定转作盈余公积金”。实际上,则从未对会员实行过利润分配。如此,该交易所多年积累起来的盈余公积金目前应已达上百亿元,另外客户保证金存量还维持三四百亿元之巨。

  与期货交易所坐拥“金山”成鲜明对比的是,历经20年风风雨雨成长至今的国内160多家期货公司,大多仍处于温饱阶段。中国期货业协会有关内部通讯提供的数据显示,160多家期货公司去年全年的手续费总收入也仅101.36亿元,净利润则仅为23.06亿元。而据有关业内人士测算,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仅去年四季度因减免而返还的手续费将近20亿元。

  事实上,在因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政策需要而出现一些垄断背景的“暴利产业”,在市场经济中也并非不可接受,关键在于这些“暴利”性收入如何通过合理的再分配来为本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行输血补气。

  “被暴利”有原因

  其实,国内期货市场包括交易所手续费、期货公司佣金在内的交易总成本,目前也已低至成交额的万分之一点四。而欧美成熟期货市场交易所一般仅收取十万分之一二的交易手续费,再加上期货佣金商数倍至十倍于交易所水平的佣金,其交易成本也并不比国内低太多。

  关键在于国内这种倒置的分配格局不仅让期货交易所的“暴利”问题凸显,而且相关制度约束的缺失还可能导致期货交易所的“暴利”问题被骤然放大。

  2010年底因宏观调控物价预期及打压过度交易的需要,国内各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在证监会的强势监督下纷纷取消了当日开平仓的日内交易的手续费减半优惠。而当日内交易量占成交量一半时,已可影响交易所交易手续费收入的四分之一。这可解释为上期所去年手续费收入及纳税额暴涨后面的“被暴利”因素。

  而据某业内资深人士向者介绍,恢复会员制期货交易所的本来面目,由会员大会表决交易所手续费的收取标准及多余收入的分配等重大事务,才能从制度上约束交易所“暴利”的扩大化及可能“被暴利”的后果。

  而从目前来看,六大期货、证券交易所从下月初大幅下调交易费用收取标准,其中期货交易所平均降幅30%左右,监管层在对市场强力呵护的同时,也可使得交易所承受“暴利”指责的压力有所减轻。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