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深圳保险公司总资产位居全国第二,市场保费收入略有增长,但受宏观经济下行预期的影响,产险、寿险增速均出现较大下滑,其中寿险新单保费收入同比下降26.3%。
结构调整致增速放缓
市保监局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深圳一季度保险市场的运行情况。一季度,深圳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1.29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共实现保费收入112.1亿元,同比增长3.6%,产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6.3%,寿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2.4%。
其中,产险公司月度保费收入增速由一月份的-10.7%提高至3月份的6.3%,业务增长呈逐步回暖态势,但整体增速较去年同期低16.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市保监局局长助理赵宇龙表示,产险保费增速降低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同期保费增长基数较高。2011年一季度,产险公司保费增速达到23.3%,超出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二是与深圳新车销量下降及车均保费下降有关。
一季度,深圳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速度较全国水平高1.3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大幅降低50.7个百分点,寿险公司的新单保费收入同比下降26.3%。据分析,一方面,受宏观经济下行预期加重、央行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社会对寿险的需求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深圳寿险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减少趸交业务,大幅收缩银保渠道业务,影响了当期新增保费。
赵宇龙表示,结构调整虽然导致短期内业务增速放缓,但产品和渠道结构的优化,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深圳一季度非车险业务增速较快,寿险市场新单期交保费收入占比达51.9%,较全国平均水平高22.4个百分点,说明业务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车均保费下降7%
赵宇龙介绍说,今年一季度,受经济环境不稳定、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深圳新车销量下滑,有关统计数据显示,1—3月深圳新车上牌量同比下降18.5%。加之商业车险定价机制改革降低了车均保费,使近8成的客户享受到了费率优惠,车均保费同比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
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商业车险“双挂钩”费率浮动机制对车险市场影响明显。据统计,新机制实施一年以来,深圳商业车险单均保费约为4566元,同比下降约9.8%;65.7%的车险客户享受到了比浮动机制实施前更大的优惠,约5成的客户享受到了最低5.7折的保单优惠,每万元保费可以节省4300元。
此外,新机制通过价格激励约束作用,有效提升了人们的安全守法驾驶意识。2011年,深圳机动车辆出险频度同比下降了9.7%,交警部门数据显示,深圳地区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4%,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3%,受伤人数同比下降28%,直接经济损失下降约20%。
银保销售陷尴尬
被保险公司视为业务拓展新渠道的银保产品今年有点尴尬。一方面,作为寿险公司调结构、促转变的一种新型业务拓展模式,得益于与各大银行网点理财业务的密切合作,一季度深圳银保产品销售势头良好,银保渠道业务新单期交占比31.5%,同比提高12.5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9.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从业人员的销售误导,银保产品又成为投诉、退保的高发区。
市保监局近期对2011年退保率超过4%的人身险公司进行调研,发现收益率低于预期和资金需求压力成为退保的主要原因,退保产品集中在趸交的万能和投连产品,渠道来源集中于银保渠道。
赵宇龙表示,保监局已确定将打击保险欺诈、车险理赔难和销售误导行为等列为重点工作,进一步联合打击保险欺诈和制售假保单等,并制定了行业统一的《人身保险产品风险提示书》,向保险消费者进行风险提示说明,确保投保人全面了解风险,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深圳一季度保险产品退保率为0.5%,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的警戒线,总体风险处于可控范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