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浙江银行 支持“扶小”

2011-11-11 09:01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范乐

  今年以来,在民营经济发达的上海和浙江两地,银行监管部门出台多项差异化监管措施,让银行更愿意“亲近”小微企业,更有能力服务小微企业。

  新增信贷规模投向小企业

  今年全社会信贷资金偏紧,在经济发达、金融环境成熟的上海和浙江,资金紧张的局面更为凸显。上海银监局和浙江银监局推出差异化、个性化的监管措施,引导银行机构积极筹措资金、调整信贷结构、优化流程考核,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浙江银监局积极鼓励辖内银行向上级争取信贷资金。据不完全统计,辖内银行机构本次向上级争取资金规模达到809亿元,已经争取到216亿元,这些资金都明显向小微企业倾斜,有的银行机构年内剩余的新增规模全部投向小企业。其中,温州市新增信贷规模达180亿元。

  上海对专营小微企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两个80%要求,即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贷款余额占比不低于80%,户数占比不低于80%。

  “我们推出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引导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目前不少银行将资金从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基础设施领域退出,转而投入了小企业贷款。对于那些出现困难的信贷企业,银行业采取名单制‘一户一策’帮扶。”浙江银监局局长杨小苹说。

  截至2011年9月末,上海银行业小企业贷款余额6605.21亿元,比年初增加618.87亿元,增幅为10.34%,快于各项贷款同期增幅1.4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110.03亿元,增幅为20.2%,快于各项贷款同期增幅9.12个百分点。小企业贷款占企业贷款比重为30%,占比较年初有较大幅度提升。浙江省银行业小企业贷款余额13452亿元,比年初增加1606亿元,同比增长34.2%,超过全省各项贷款增速20.1个百分点,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量均居全国首位。

  提高对小企业贷款风险的容忍度

  上海和浙江银监局指导银行支持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偿还意愿和偿还能力、具有商业可持续性的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上海支持银行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设立专营科技金融服务的支行,或将现有网点改建为专为科技中小企业服务的支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力度。浙江银监局建立银行业“两高一剩”行业、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贷款统计监测制度,对信贷环保风险进行综合考评,积极推进绿色信贷。

  收益小、风险大的特点一直制约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使银行敢于放贷就需要提高对小企业贷款风险的容忍度。浙江银监局鼓励银行对小企业贷款不良率实行差异化考核。如交行温州分行、招行温州分行、温州银行将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提高到0.5%—2%不等,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考核标准放宽至原标准的150%,高于一般贷款风险容忍。9月末,温州市各项不良贷款余额33.97亿元,比上月增加11.2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55%,比上月上升了0.18个百分点,由多年来的双降逆转为双增。

  同时,浙江银监局推动银行服务创新,鼓励银行创新贷款还款方式、担保方式和确定贷款周期的方式。比如,杭州银行推出循环授信借贷模式,信贷资金可分多次、多笔循环使用,企业可利用回笼资金及部分闲散资金及时归还贷款。另外,部分银行还专门设立了全部发放信用贷款的微贷中心。

  在上海,监管政策导向已经产生效应。上海银监局小微企业专营支行差别化批量准入政策出台后,泰隆银行上海分行第一批两家支行已批量获批并已开业,上海银行已明确将27个营业网点改建为小微专营网点,上海农商行已明确将25个支行改建为小微专营支行,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拟将10—20家存量支行改建为小微专营支行,并批量新设15—20家小微专营支行。本报记者( 欧阳洁)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