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资本涌入新兴市场国家之后,未来存在两种情况可能触发全球跨境资本流量的增减和流向的转变。一是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二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资金回撤至发达国家。上述两种情形无疑都会对新兴市场国家脆弱的金融市场带来冲击。专家警示,新兴市场国家应居安思危,提高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预判和预警能力。
新一轮全球性的量化宽松浪潮正在展开和蔓延。
继美日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之后,澳洲联储5月7日公布利率决议,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历史低点2.75%。无独有偶,5月2日,欧洲央行决定将欧元区主导利率调降25个基点至0.5%的历史新低,这是自2012年7月以来欧洲央行首次降息。5月3日,印度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泰国政府也正施压央行降息,以降低外资大举流入推高泰铢汇率的风险。
“中国高度参与全球一体化,不可避免会受到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影响。”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逐利性的“诱导”,跨境资金流向投资收益高的“价值洼地”,目前我国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成为国际逐利资本流入的目标。
2013年,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仍深陷于后危机时期的影响之中。发达经济体似乎患上了一种共同的“病症”,即经济复苏缓慢、过度依赖扩大财政支出导致高债务问题等。而如何消除“病症”,目前看来发达经济体似乎并未对症下药,只在收紧财政的同时配之以超宽松货币政策。
各国逐渐加大量化宽松的力度和规模,不会产生可持续经济动力,而且由此导致的过度流动性无法被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所吸纳,结果只能是对汇率和资本流动产生影响,形成政策的负向外溢性,尤其是给其他国家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和跨境资本无序流动风险。IMF最新发布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预计,2013年亚洲5.75%的增长率将会推动实现“全球三速复苏”,但大量资本流入亚洲,迅速增长的信贷和不断高涨的资产价格将给亚洲增加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以来人民币升值加快,当月升值幅度远超去年全年;5月以来这种升值趋势并未明显改变。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全球央行大规模“放水”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日趋强烈,企业和居民结汇意愿增强,境内外正利差刺激套利资本流入国内,再次激发起境内“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的操作,人民币因此又回到被动升值的轨道,这当然又会进一步加大跨境资金流入的压力。
那么“热钱”流入我国的规模和数量到底有多大?赵庆明表示,对我国来说,“热钱”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带有投机性质的异常跨境资金。对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国家而言,热钱规模比较好统计,其登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尚处于管制状态,主要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很难实现真正统计,但是可以从银行代客结售汇和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等相应数据的高低程度来判断异常跨境资金流入的规模大小。
发达经济体持续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导致全球流动性充裕,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溢出效应也将越来越明显,我们对此决不能坐视不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针对全球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要适当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在大量资本涌入新兴市场国家之后,未来存在两种情况可能触发全球跨境资本流量的增减和流向的转变。一是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二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资金回撤至发达国家。上述两种情形无疑都会对新兴市场国家脆弱的金融市场带来冲击,造成部分新兴经济体资产泡沫破灭,甚至引发金融危机。业内专家警示,新兴市场国家应居安思危,提高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预判和预警能力,防范跨境资本大进大出。就在5月7日,外汇局及时发布新规表示,要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强化监测分析与窗口指导,对异常资金流入线索,要主动开展现场核查或检查。万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