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如何加强创新确立竞争优势

2012-12-19 10:47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范乐

  在金融脱媒大趋势下,银行业除了要加快业务转型,由传统商业银行向综合化服务银行转变,还要调整业务结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力度,更重要的是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大型和零售客户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金融脱媒正在加速。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负债端资金来源被分流,而贷款投放也被影子银行体系和债券市场挤占,再加上第三方支付竞争下技术脱媒愈演愈烈,在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金融脱媒无疑给银行业带来阵阵寒意。

  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旧有的经营方式显得僵化陈旧。“金融脱媒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采访中,专家和业内人士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主动适应,加大创新,推进战略转型,早日实现由传统商业银行向现代综合化商业银行的转型,是银行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金融脱媒寒意袭来

  “目前商业银行的负债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中长期存款资金未来将受到保险和养老金的冲击,而一般性的中短期存款又被理财、信托吸引走,证监会不久前又放开了证券公司代售理财产品。一方面,中长期资金来源受影响;另一方面,中短期存款又被分流。”

  实际上,此前就有媒体披露,当前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同比增速已经从2009年的45%下滑到15%左右。据人民银行统计,2011年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末降低6.7个百分点。“假如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再稍微放开的话,各家银行的压力将相当大。”宗良担忧地表示。

  同时,过去数年间,随着债券市场和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银行贷款一家独大的格局悄然终结。继存款脱媒之后,今年非常规信贷的规模显著增长,贷款脱媒的特征也开始显现。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钱学宁博士表示:“金融脱媒是中国金融体系均衡的必经路径,是银行信贷主导的金融服务转向市场化融资模式的正常反映。从2000年至2012年银行信贷融资已经从社会信用总量的90%左右快速下降至55%左右。”有媒体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银行业投放人民币贷款增加6.72万亿元,只占当期社会融资总量11.73万亿元的57.3%;而同期,信托贷款、企业债券的占比则累计增加了9.8个百分点。从最新公布的11月数据看,在信贷需求有所放缓的背景下,11月社会融资总量仍维持在万亿元以上高位,也说明金融脱媒情况仍在延续。

  此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快速崛起,“分食”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2011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16万亿元,同比翻番。可以说,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技术脱媒已经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及经营管理带来诸多挑战,更直接挑战商业银行现有的服务边界及运行模式,这令商业银行倍感压力。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