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8日央行第一次降息以来,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央行于7月6日再次降息,两次降息的时间间隔之短令人诧异。目前4个多月过去了,在人们强烈的降息预期下,央行却一直持观望态度,毫无动静,令人生疑。
从全球视角来看,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包括美国、欧元区、日本、加拿大等国都实行了超低利率政策。相比较而言,我国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明显高于上述国家。我国这种与全球大环境不相协调的利率政策,使得降息显得刻不容缓!
从国内实际情况来看,央行降息也是迫在眉睫。
首先,当前实体经济的表现不容乐观,亟需振兴。今年前三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8.1%、7.6%和7.4%,呈逐渐下降趋势,标示着我国实体经济的不断下行。同时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8%,而同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却同比增长10.2%,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状况也暗示了企业日子不好过。此外,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疲软表现同样揭示了企业的尴尬处境:今年3-10月,PPI同比增长持续为负,工业品出厂价格不断下降,导致企业利润严重缩水。而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强对出口型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以上诸多数据表明,当前亟需给低迷的实体经济打上一剂强心针。
其次,当前央行对降息政策使用的顾虑消失,降息空间充足。2010年10月-2011年7月,央行连续五次上调一年期存款利率,主要是受高企的通胀影响。实际利率为负,既对存款人的利益造成损害,也不利于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各国经验表明,金融压抑的一个表征便是实际利率为负。然而现在实际存款收益已转正。从今年5月到10月份的CPI表现来看,其增幅一直处在3%以下,尤其是10月份CPI增速为1.7%,达到今年来最低水平。相较于3%的一年期存款利率,CPI持续回落的势头为降息腾出足够的空间,降息不仅能刺激企业和银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不会对存款人的利益带来较大的损失,一举两得。
再次,资本市场萎靡不振,需要通过降息来刺激。从近几年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上证综指表现最为糟糕:1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上证综指涨幅却不明显。与刚刚发生过金融危机的美国以及正饱受债务危机之苦的欧元区主要国家相比,上证综指的表现均逊色不少。这说明我国资本市场非但未给参与者带来财产性收入,甚至还给投资者造成大量损失,显然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诚然,降息不是解决资本市场问题的有效药方,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货币政策来解决资本市场的一切问题,特别是制度性问题;不过通过降息可以改善市场资金面和基本面,一定程度上弱化投资者的悲观失望情绪。
最后,由于我国利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导致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最近一段时间甚至出现多个涨停。从今年7月25日至11月22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询价交易的收盘价已上升了2.5%。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导致出口企业因担心汇率风险而不敢轻易接单。在目前企业经营每况愈下的情形下,谁都不希望人民币持续单边走强,这就要求央行必须采取果断措施缓解汇率的走强态势,降息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