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下午,中国银行在北京、香港两地同时召开2011年度业绩新闻发布会。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副行长王永利及副行长岳毅出席了会议并介绍情况。
根据中行29日发布的2011全年业绩报告显示,2011年,中行实现税后利润同比增长18.8%,达到1,303.19亿元,实现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241.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81%和18.93%。集团净息差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达到2.12%。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1.17%;净资产回报率受全面滩薄的影响略有下降,为18.27%。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4元,同比增加0.05元,董事会建议派发股息0.155元人民币。
2012年,中行将围绕四个重点开展工作:一是深化渠道建设,提升网点效能。二是强化科技引领,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构建全球服务体系,实现海内外一体化发展。四改进集团管理,促进业务发展。
中行在2012年如何保持与增强盈利能力,如何管控资产质量、及如何派息率等问题成为中港两地记者关注的焦点。
净息差能否保持增长?
报告显示,2011年中行净息差提高0.05个百分点,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69.5%。
然而,2012年整体金融环境有所变化,存准利率下调带来的趋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供求关系改善、及企业利润下滑引致融资成本负担能力下降等因素,都有可能使得银行业新增贷款的议价能力有所减弱,面临资金成本上升的压力,进而侵蚀净息差增长,影响利润增速。
对此疑虑,李礼辉表示改善净息差是有信心的。2012年中行将通过继续贯彻实施08年以来的调整优化结构战略,瞄准“人民币资产所占比重”、“客户存款占总负债比重”、“活期存款所占比重”等指标,降低资金成本。具体措施将依靠进一步推进网点、网银建设,提高电子渠道业务替代率,提升多元化、全球化服务,从而扩大客户基础,从根本上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使净息差水平进一步改进。
他说,“银行对于存款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中行)今年一季度跟去年比情况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变化,我们还是有信心2012年中国银行存款的增加保持跟去年差不多的速度。”
资产质量如何管控?
面对今年新的经营环境下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进一步增加,李礼辉表示中行将“严格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和中国金融监管的要求实施审慎的融资信贷政策,认真、审慎区分信贷资产分类”。2012年,中行继续推进风险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建设,提高了整体的管控能力。继续调整信贷结构,特别是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的信贷管理。
从数据上看,中行去年全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1个百分点,达到1%,资产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去年年底境内拨货比为2.56%,高于金融监管水平;去年拨备覆盖率为220.75%。根据业务发展情况,今年中行或将进一步提高拨贷比的比例,保持在金融监管所要求的水平上。
派息率为何逐年降低?
有记者注意到中行的派息水平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下降,10年调至40%以下,11年董事会通过为35%。当被问及为何调低派息率时,李礼辉说派息率的设定是建立在兼顾股东的利益和集团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的基础上的。他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内生资本补充的渠道,我们就没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业务。”他认为,从每年创造的利润里留一定的比例来充实资本,应该是银行内生资本补充的重要途径。未来,这一比例落在30-35%的区间会比较合适。
2011年末,中行资本充足率为12.97%,且王永利副行长表示2012中行没有在市场上在筹资的需求。但在未来适当的时候会用适当的方式筹集适度规模的资本,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