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国家统计局CPI发布的日期,在舆论一致认定回落大局已定之时,近期货币政策调整的传言再起。在昨日2011网易金融论坛暨金钻奖颁奖盛典上,与会的专家就CPI未来的走势与可能的货币调整进行了预测。专家认为,适度的微调应该是必然的趋势,对冲操作或可达到一箭多雕的目的,但在“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的中长期目标未到所乐见的水平时,目前市场对此的反应过于敏感。
微调还要“走平衡木”
近期,这一轮宏观调控可以说又进入到了非常关键的阶段。2010年以来已经是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而货币增长到达历史的低位,M2、M1都是如此。9月份cpi到达了6.1,出现了环比回落,舆论普遍预期宏观调控可能会做微调。此前,交通银行最新发布预期数据认为,10月份国内CPI同比涨幅可能在5.4%左右。不过今年年内物价回落幅度可能有限,预计到年底12月CPI同比可能仍然居于4%左右,而全年CPI同比的平均涨幅预计在5.5%左右。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目前的政策判断是还处在“走平衡木”的阶段,政策要在通胀和增长之间求得平衡,目前增长虽然在回调,但绝对的水平还在政策接受的范围内,还不至于完全站到“保增长”那端去;另一方面,通胀也已经进入到了回落通道之中,但当下绝对的CPI水平还不低,也不至于立刻放出空档,所以这样就只能站在中间进行微调,当然,未来的趋势可能是放松的。
然而还有更为激进的观点,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更提前预计,虽然今年中国的CPI预计增速将达5.5%,但明年或能下降到2.8%。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明年经济仍会在8.5%、9%左右增长,按照这种需求来讲,明年的CPI降到2.8%,相对来讲可能性比较小。
实际上,从年初到现在,金融市场和政府的博弈就是宏观调控什么时候放松,往往哪怕放松一点点,就会马上有人出来说是不是要放松了?“我认为这不太妥当,”央行研究局原副局长景学成表示,“因为金融市场的逻辑和政府的取向是不同,目前经济增长与通胀虽然有所回落,但还没有达到结构调整、扩大内需这个中长期目标所乐见的水平,而市场对此反应过于敏感。”
而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也表示,总体的适度从紧货币政策还应该坚持一段时间,但货币政策调控的一些手段应该改善。
对冲操作或真成“神来之笔”
目前,考虑到国内外的形势,央行等监管机构已经对总量紧缩的政策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微调,凸出反映在加强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财政扶持上。在CPI涨幅得到初步遏制的背景下,这也令各界对下一步的措施抱有期待。
郭田勇建议,监管部门可以进行货币政策自身的对冲操作,同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他解释称,如果单独提高利率,就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收紧,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放松,两件事同时做,就使得政策能继续保持稳定性,方向不发生变化。
并且,郭田勇认为,这一对冲操作可以起到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支持的作用。“银行不能直接说不给大企业贷款,一定要让它知难而退。把利率上调以后,大企业可以通过发债、增发、境外融资的方式融资,把他们逼走一批,这时再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放出来的资金就有可能更多流到中小企业里去。”
鲁政委表示,在这中间尤其要关注的就是对于房地产的问题,而房地产就是当前中国经济和金融最需要排除的地雷,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疏通房价平稳回调的通道。他分析,平稳是两个含义:保证房价下降对金融、对经济不产生大的影响;第二要保证对社会稳定不产生大的影响。当这样的渠道被疏通之后,地产的风险会释放,银行的风险也会完全释放,整个经济的风险就释放了。(记者林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