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翔宇:内外政策冲突 市场震荡难止

2010-11-12 08:49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张蕾

  周四公布的经济数据喜忧交杂,A股市场强势创出近期新高后出现剧烈震荡,无独有偶,刚刚创出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以来新高的美股和创出160年历史新高的农产品领头羊——棉花,也在近日出现大幅波动。我们认为,内外宏观政策的冲突,是内盘与外盘、期货与现货几个不同市场同步波动的主要原因。由于未来政策环境仍不明朗,市场震荡可能还将延续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美国宽松和中国收紧

  美国上周宣布超出市场预期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世界各国反映强烈。主流观点普遍判断,由于美国银行业对于经济走势、企业盈利一直态度审慎,尽管美联储连续释放流动性,但最终只是使得美国银行体系超额储备率连续飙升,而美国基础货币增长明显滞后,流动性并未能有效流向实体经济,更多的可能是逐利资金不断从美国外泄,导致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入不断暴涨。值得警惕的是,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并不需要额外流动资金,中国、巴西等新兴国家,物价已接近过热水平;欧元区与日本也难以承担货币的进一步升值。市场担心,各国反制资金的结果,将再度引发货币冲突,甚至贸易保护主义。

  对于中国而言,货币供应过度的问题一直存在。过去10年,中国M2平均增速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在新兴市场中也是遥遥领先。2009年,国内M2增速达到32.35%,创出历史新高;从中美两国M2、GDP的对比看,2009年中国的实体经济只有美国的1/3略强,但M2却高出美国近5%,到今年8月末,中国M2已高出美国约17%。美元泛滥,势必使得中国货币供应超速、过量的问题更加严重。

  从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看,决策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未来将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市场对此解读为未来的货币政策将逐渐向偏紧、收缩转。新兴经济的领头羊中国、成熟市场的主力军美国在货币政策,尤其是货币供应的问题上已经出现明显对立。

  宏观收紧与微观冲动

  三季度以来,随着经济见底回升势头的确立,决策层不断释放货币政策从紧信号,并在近月连续调整准备金率以及利率,但与此同时,新增贷款数量、外汇占款、整体货币供应也出现明显的见底回升,并且呈现加速上扬的势头。从央行周四公布数据看,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77亿元,远高于市场4500亿元的预期;当月M2同比增长19.3%,高于8、9月水平,显示货币供应增速自7月见底之后,已经开始连续震荡回升。

  从微观层面看,由于CPI连续高企,尤其在近月通胀形势在农产品价格暴涨呈现加速恶化的背景下,尽管央行近期调升存贷基准利率,但国内实际利率仍呈现不断下降态势,人民币存款已经开始明显活化,而企业盈利的见底回升、股市期市的活跃以及赚钱效应,也使得贷款需求不断增长。从周四数据看,1-10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近6.9万亿元,如果以年初预设的全年7.5万亿元目标匡算,11月、12月每月新增贷款应在3000亿元左右,尽管从历史经验看,年末新增贷款处于全年低位,但考虑到10月近5900亿元的新增贷款规模,完成年初贷款指标甚至进一步紧缩的宏观目标,困难很大。

  就证券市场而言,短期之内也将面临资金大进大出的激烈震荡。本周以来,市场经过充分震荡之后重拾升势,新开户数以及活跃账户数均创出新高,场外资金入市踊跃,大盘指数以及中小盘股出现向上突破。但不可忽视的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配股正在进行,市场面临一定资金压力。此外,正在韩国首尔召开的二十国峰会究竟会给全球汇率走势尤其是美元、人民汇率造成什么影响,进而会对大宗商品形成什么样的冲击,市场也还存在较大分歧,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明朗之前,市场可能难以出现明确的方向性突破。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