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翔宇:警惕“棉花糖”吹成“泡泡糖”

2010-10-29 09:31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张蕾

  7月以来,受到天气因素影响以及货币泛滥推动,大宗商品尤其是农产品价格开始连续大幅上扬。历来走势相对平稳的粮食作物率先启动,小麦期货7、8月间价格飙升近一倍;此后,各类农产品相继发力,市场容量相对较小的经济作物表现尤为出色,棉花期价创美国内战以来的140年新高。国内方面,农产品期、现货价格同样是一路飙升,多个品种价格创出历史新高。受此推动,农产品相关上市公司走势强劲,多只个股创出历史新高。

  经过连续上涨之后,农业板块整体估值已经处于相对高位,而随着新一季作物的采收上市,农产品期现货价格将面临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近期涨幅较大的棉花、糖等相关个股尤其需要注意。如何吃好这波“棉花糖”行情,如何避免将“棉花糖”吹成“泡泡糖”,是当下值得警醒的一个问题。

  本轮农产品市场的大幅上扬,受到天气、量化宽松、美元疲弱等多种因素推动。2009年至2010年,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接连对全球农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棉花、糖的生产造成恶劣影响。上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影响,西太平洋降雨减少,造成南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大范围的严重干旱,中国西南甘蔗主产区遭遇连续第二年的大面积减产;而从今年年中开始,拉尼娜现象出现,造成印尼,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等地的大量降雨,棉花生产大国印度颁布棉花出口禁令,主要食糖出口国巴西产量大幅减少。此外,三季度开始主要经济体相继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国际市场资金泛滥,而美国经济疲弱导致美元持续下跌这两大因素也推动了期货价格的持续上行。

  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行,市场对于相关公司盈利预期也在不断提高,但从行业产销特点以及最近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看,市场对于棉花、糖等相关公司业绩的预期似乎过于乐观。

  我们看食糖的生产特点,南方糖厂开榨、收榨的时间一般为11月至次年的3月,主要销售期集中在次年1月至9月,根据中国糖业协会每月公布的全国食糖产销进度,七月全国销糖率为83.68%,8月为92.52%,9月达到97.05%,而广西产销率更是领先于全国水平。也就是说,全国主要糖厂已经在9月前完成绝大部分销售,09/10榨季食糖产量目前主要停留在流通环节或最终客户端,9月之后市场价格的上扬对本榨季糖厂的盈利已经影响不大。这一点从南宁糖业三季报中亦有体现,公司三季报毛利出现下滑,主要是由于三季度机制糖销售已近尾声,而机制纸的亏损仍在进一步加大。

  另外,我们看棉花相关的上市公司,目前市场将新农开发、新赛股份、冠农股份等归为棉花收益品种,但从这几家上市公司近几年的业务方向看,或正在进行多元化扩张,或正在其他行业转化;从这几家公司三季报的表现看,棉花价格上升对公司整体收入、利润的影响同样低于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与期货价格形成明显负相关关系的美元近期有明显转强迹象,尽管G20会议一度对美元形成利空,但美元指数仍在77附近获得坚实支撑,有明显的转强迹象。此外,10/11榨季新疆甜菜糖已经开榨,新糖正陆续上市,而2010年国内新棉已经开秤,美国新棉采摘也已过半,未来期价走势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同样将面临一个更加不确定的外部环境。

  短期来讲,农产品相关公司连续暴涨的可能正在降低,不确定性正在不断加大,投资者可能要将目光更多的投向相关的替代品。从历史经验看,很多期货产品之间存在较为明确的相关关系,比如贵金属中金、银的比价关系、农产品之中小麦、玉米、稻米的比价关系、玉米与生猪的比价关系、棉花与化纤的比价关系等等,今年7、8月小麦暴涨就带动了玉米、稻米走强。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随着棉花的大幅走高,化纤类产品价格开始明显落后于棉花涨势——近两月郑州商品交易所PTA价格上涨已经超过20%,但是棉花与替代性最强的涤纶短纤之间的价差仍在不断拉大,目前已经创出近六年以来的价差新高,从历史经验看,化纤类产品价格仍有较大的补涨空间。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