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金融不一定能约束银行业的暴利化趋向。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由于市场扩张的巨大缺口,尤其资本本身具有的高流动性,使得资本永远处于相对优越进而也相对稀缺的价值,从而导致银行永远处于相对优越也相对稀缺的地位,因而更重要的是划定银行及金融业的利润范畴和范围。有必要申明,让民间资本入场银行业,不是再邀请一位大吃“唐僧肉”的食客,目的在于激发整个银行业的活力,进一步做好服从并服务实体经济的服务生。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5月26日,银监会正式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银监发〔2012〕27号)。毫无疑问,这是国务院3月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后又一个推动金融改革的重大政策举措,一定意义上讲,它比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意义更大,这不是针对某一个地方的,而是更明确地指向了问题的重要症结——民间资本。
为什么银行业要进一步引进民间资本乃至向民间资本开放呢?除小微企业长期以来普遍感觉“融资难”的原因外,还因为银行业的高利甚至暴利。初步计算,2011年“工农交建中”五大行实现净利润6745.31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一年365天计算,五大行平均每天净赚18.48亿元。
可能与实体经济的相对低迷有关,也可能受到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影响,也可能是纯粹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可能就因为某银行行长洪崎一句“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的刺激,一段时间来,舆论把炮口对准了银行业的高利润,乃至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对此也议论纷纷,一部分代表和委员直斥银行业暴利。2012年4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福建考察时也明确谈到:“关于融资成本,其实我这里坦率地讲,我说我们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
银行业为什么获利容易甚至暴利呢?有必要来一番返本归源,为什么会有银行呢?从词源上讲,银行在英语叫“Bank”,源于拉丁语的“长板凳”。在大众的印象中,银行乃大雅之堂,“谈笑有鸿儒”;长板凳系草根之物,“往来尽白丁”,风马牛不相及,银行怎么会与长板凳血缘相连呢?问题得从货币说起。
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货币?一定的程度上,人类也可以不需要货币,比如经济上如果完全自给自足,货币即成为多余。做不到完全自给自足,也不一定就需要货币,因为还可以物物交换,张三送李四3个南瓜,李四给张三4只葫芦,要货币干什么呢?但完全的自给自足,现实上不太可能。物物交换也极其有限,三五几家或许还可以,甚至一个小部落也可以凑合,但规模稍大,就容易产生兑换比值的混乱。
怎么办?于是就要为所有的交换物建立一个价值度量,或者说要寻找到所有交换物的“最大公约数”——这实质上就是货币问题,乃货币之所以诞生!如果要定性,从学科角度讲,货币首先不在经济学,而属于政治学,它要解决的是人类社会的组织化问题,本质在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和信用。物物交换之所以导致混乱,正是因为缺乏契约和信用;不客气讲,每一次交换都是新的,毫无稳定性,情何以堪?
银行正是在这中间充当了契约和信用的功能。在中世纪中期的欧洲,商品交换已非常频繁,主要就是在定期集市通过货币进行。但当时的欧洲,列国林立,货币繁多,鱼龙混杂,劣币甚至伪币横行一时;在异地买卖中,携带大量货币也十分不便,极大增加交易成本。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市场,哪里就有创新!市场上出现了以专门鉴定、估价和兑换货币为业的兑换人,他们在此地收取商人此地的货币,开出凭据,然后商人可以凭据在彼地兑取彼地的货币,商人如果有资金周转困难,也可以向竞换人借款,到期还本付息。这就是最早的银行业务,由于当时条件简陋,兑换人通常都是坐在一条长板凳上办公,久而久之,长板凳就成了兑换人的符号,后逐步发展成为银行——“子不嫌母丑”,银行的老娘确实就是长板凳(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