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卷土重来可能性不大
2012-04-01 08:54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王伟
3月以来,我国蔬菜价格出现新一轮上涨,大葱、白菜等品种涨幅明显,3月CPI同比涨幅可能超过2月的3.2%。但与2010年的蔬菜价格上涨不同,当前在促成通胀最主要的三方面因素中,除了食品价格走势仍不稳定之外,需求过热、货币超发两个因素均不具备,因而此次菜价上涨引发新一轮通胀的可能性比较小。
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公布的价格监测数据来看,3月蔬菜价格呈现前涨后稳的态势,上旬、中旬多数蔬菜价格上涨明显,下旬以来菜价初步企稳。供给因素是导致本轮蔬菜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春节过后冬储菜上市量减少,部分地区的低温雨雪天气影响了市场供应,造成菜价上涨。此外,少数企业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行为,也对涨价预期产生影响。但这些是短期因素,随着天气转暖,更多品种蔬菜上架,供应压力有望缓和。
除了蔬菜价格的反弹,国家发改委日前上调了成品油价格。油价在CPI中占比较小,短期直接影响不大。但由于此次上调幅度较大,对交通通信类、居住类等价格仍会产生一定影响,再加上翘尾因素的助推作用,3月CPI涨幅可能高于2月。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月度CPI涨幅呈现较为明显的回落态势。然而,在菜价、输入型通胀压力、劳动力成本以及翘尾因素的影响之下,从3月开始,物价回落趋势可能暂时告一段落,从而进入震荡波动的“平台期”,即在3%或以上的水平震荡波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新一轮通胀随即到来。
从我国近年物价走势来看,当食品价格上涨、需求过热、货币超发等三方面因素“碰头”的时候,通常会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最明显的例子是2010年下半年,我国蔬菜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月度同比涨幅一度超过30%,直接推高通胀水平。同时,经济增速较快、国内外流动性宽松。
但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从当前形势来看,除了食品价格走势仍不稳定之外,需求过热、货币超发两个因素均不具备。首先,从1-2月的经济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投资、企业利润等重要经济指标仍处于下行通道,PPI同比涨幅甚至逼近负增长,表明经济需求没有过热迹象。其次,货币供应方面,2月M2和M1同比增速分别为13%和4.3%,明显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也低于今年货币供应目标。
总体来看,短期通胀风险并不明显。国务院新近发布的《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指出,要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分析人士认为,这并不意味着通胀的现实压力已经凸显,而是更多地是从巩固调控成果和管理通胀预期的角度出发制定政策。
从今年的价格调控来看,相关部门将继续把抑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增加生产和保障供给将成为稳定物价的重要出发点,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可能出台并落实。如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等。这些都有利于防止通胀卷土重来。
□本报记者 韩晓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