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论坛官方网站 -- 最新报道·第三届

两岸中医研讨会侧记:"把脉"困境"论剑"发展

时间:2011-06-17 10:09   来源:人民日报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已连续三年纳入海峡论坛。此次研讨会邀请海峡两岸中医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300余人参加,其中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生医所、台湾医疗产业管理发展学会等派出代表超过百人,研讨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两岸中医药界盛会。</p>
<p>  6月11日,第三届海峡论坛在厦门开幕,30多项活动异彩纷呈。多数论坛活动安排半天或一天,但在许多人看来是“冷门”的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却整整进行了两天。在6月13日下午的闭幕式上,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医院——厦门市中医院还与台南大学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意向书。</p>
<p>  研讨会期间,海峡两岸中医药界的代表围绕两岸中医药发展的现状、未来及交流合作“论剑”鹭岛,直击当前两岸中医药生存困境,建言未来中医药“重振雄风”之道。</p>
<p>  <strong>重振雄风</strong></p>
<p>  <strong>做足“中”字文章</strong></p>
<p>  中医药衰落,是两岸中医药界都面临的问题。在与会两岸专家学者看来,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做足“中”字文章。很多中医院虽然挂了中医的牌子,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过度发展经济效益显著的西医诊疗服务。中医人才的匮乏,造成中医院中药使用率低下、中医特色技术不显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中医院在医疗市场中逐渐萎缩,停滞不前。</p>
<p>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透露,目前大陆3000多家县级以上中医院的医师中,56%是西医,中医只占44%。而且,中医院科室名用西医,病种名用西医,诊疗设备和很多用药还是西医。“中西医原本是两条并行的轨道,但现在的趋势是中医逐渐并向西医的轨道,中医的地位和影响力变弱。”</p>
<p>  台湾阳明大学医务管理研究所所长钱庆文认为,“中医要注意把握住社会需求的脉搏。如果年轻人群体对中医缺乏理解与认知,中医不可能重振雄风。”</p>
<p>  提高中医药地位,就必须做足“中”字文章。这一点,成为与会两岸专家学者的共识。</p>
<p>  许志仁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目前正在制定方案,要建立一套有效保障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政策和措施,既充分鼓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诊疗技术及中医药,又让中医师能切身感觉到“干中医,不吃亏”。</p>
<p>  台湾秀传医疗体系大陆事务执行董事梁正贤认为,中医药文化要发挥影响力,需要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制度应该提倡中医诊疗,提高中医诊疗的补偿比例;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上,应该向中医倾斜,增加中医机构数量。”据梁正贤介绍,目前台湾中医诊疗的补偿比例已与西医诊疗持平,台湾每设立30家西医社区医疗机构,便会相应设立5至10家中医社区医疗机构。</p>
<p>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方法体系。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是两岸专家学者的共同心声。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院长刁殿军、河北省迁安市中医院副院长黄明均认为,只有通过中医药文化重建,修复文化裂痕,才能加快中医院的发展步伐。</p>
<p>  “中医只要用足优势,找准西医的不足与空白,明确定位,完全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轨道。”钱庆文提出了中医的六大定位:养生活动的促进、健康饮食的开发、生活医学的开展、健康促进的枢纽、康复医疗的介入以及另类医疗的开发。</p>
<p>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黄河清认为,现代中医院的建设,应该将康复专科建设作为重点或突破口,既可彰显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还能满足大家对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需求。</p>
<p>  <strong>同根同源</strong></p>
<p>  <strong>共同提升服务水平</strong></p>
<p>  加强两岸中医药界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全面提升中医药的服务水平,是此次研讨会热议的又一话题。</p>
<p>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在开幕式上表示,台湾与大陆的中医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两岸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强中医药临床诊治技术的深入研究和药物研发,全面提升中医药的服务水平,为两岸同胞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p>
<p>  两岸中医专家在研讨中都指出,尊重中医传统,决不是放弃现代化。</p>
<p>  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副院长张恒鸿指出,信息化已是当前国际医疗业界的潮流,中医院发展过程中,应该善用信息科技。他介绍说,在中药用药安全管理机制方面,长庚医院已经建立起浓缩中药调配复核等机制,可避免用药不当和错误,保障药品品质。</p>
<p>  与会的台湾专家学者与大陆同仁分享了台湾在中医科研、医疗及教育方面,特别是跨产业、跨学科发展的独到经验。在中药保健品和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技术工艺等方面,台湾也很有特色。钱庆文认为,台湾在药材包装行销方面的优势,可带动大陆药材行业的行销水平;而大陆的药材卖到台湾,会促进台湾中医的发展。梁正贤则着重介绍了秀传发展精细化医疗的经验,他表示正积极在福建寻找办医和办学的伙伴。</p>
<p>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主任王承德介绍,目前,台湾中药材有90%从大陆进口。由国家药监局、质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联合组成的两岸中医药工作推动小组,将针对大陆出口台湾的中药材质量进行监管,以保证台湾老百姓用药安全。两岸中医药科研合作已签订十多项合作协议,未来两岸准备利用彼此在中药科研技术、人才优势、资金、国际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展开进一步合作。</p>
<p>  <strong>前景无限</strong></p>
<p>  <strong>务实合作正当时</strong></p>
<p>  6月12日,参加研讨会的部分代表出席了位于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内的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园区奠基仪式。博物园将建成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展览和交流基地、中医药产业及养生基地、青少年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该项目得到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台湾中医药医技协会也充分认可并积极参与,目标是打造成为两岸共建的国家级中医药博物园区。</p>
<p>  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背景下,两岸中医药合作正当其时、前景无限。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6月12日在论坛上表示,福建省将按照《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先行先试,将着力落实《海峡两岸卫生医药合作协议》,允许符合条件的台资医院作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鼓励设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p>
<p>  厦门市正积极打造输台中药材物流平台。据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介绍,厦门与成都、彭州、亳州等传统中药材资源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多次同台湾方面共同组团对大陆传统中药材专业市场、种植基地进行专题考察,也对台湾多家制药企业、药品物流企业进行考察。目前输台中药材物流平台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首批福建药材于2009年10月底成功经厦门运往台湾,厦门市药检所现正积极筹建输台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据了解,目前已有台湾胜昌制药厂、顺天堂制药厂、庄松荣制药厂等18家台湾主要制药厂表达了与厦门联合采购的意向。</p>
<p>  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近3年来对台教育规模增长迅速,现在校中医学台湾籍本科生超过150人。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2009年、2010年先后组织两批学生赴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厦门市中医院面向台湾基层中医从业人员与中医爱好者举办养生推拿按摩等各类培训班,3年来共办23期,累计培训600多人次。</p>
<p>  从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到科研学术,两岸中医药界交流正一步步向务实合作方向推进。研讨会后,双方签署了多项协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与台湾医疗产业管理发展学会签署的《海峡两岸医务管理交流合作协议》、厦门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与台湾工研院签署的《海峡两岸中医药与生技医药交流与合作意向书》等。</p>
<p>  伏羲九针神农药,岐黄问对天下传。与会的两岸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一脉相承的两岸中医药事业,一定能在两岸交流的春天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p>
<p>  <strong>链接</strong></p>
<p>  ●海协会与海基会于2010年12月签署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中医药研究与交流及中药材安全管理是协议主要内容之一。2011年4月26日,两岸中草药产业合作及交流论坛在台北举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以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身份,就进一步加强两岸中医药交流与合作提出四点建议:</p>
<p>  第一,两岸应在中医药医疗、养生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以及标准规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合作,共同探索中医药的奥秘,让中华民族的这一瑰宝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造福全人类。</p>
<p>  第二,发挥两岸中医药界的各自优势,充分利用科技资源,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共同发展。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丰富中医药学术的理论和实践。</p>
<p>  第三,希望两岸在中医药教育上进一步携手合作,在提高培养中医药人才质量上下功夫,推进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把临床实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养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p>
<p>  第四,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以及在解决现代疑难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和“低碳、环保”等方面的特色,加强交流、共享和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把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做大做强。</p>
<p>  ●据台湾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10月,逾两万从大陆毕业的台生(不含短期培训类)中研读中医专业的超过8000人,中医是台生到大陆读书最热门的学科之一。(阮晓 整理)</p>
分享到:
编辑: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