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著名学者蔡尚思寓论于诗,肯定了朱子文化的历史地位。
朱子文化奠定了闽学在中国思想文化长河中独尊700年的历史地位,福建赢得了“海滨邹鲁”盛誉。朱子学远播东亚诸国,是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几百年的官方指导思想;传入欧洲,对欧洲启蒙思潮中的一些思想家产生影响。
朱熹一生大部分时光停驻闽北,这一文化名人作为闽北乃至福建的世界级文化品牌,魅力日显。
一次倾听,古镇先哲留跫音
6月17日上午,武夷山市五夫镇,荷叶田田,荷花正盛。
打开紫阳楼大门,姜东成向我们滔滔不绝介绍起朱熹在当地的遗迹。
五夫里朱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兴贤书院院长、福建省朱子理学研究会理事……名片上一系列的头衔,都昭示着姜东成作为当地朱熹文化传播者的地位。
从紫阳楼往东,踏着鹅卵石小路,不久见一处清泉,号曰“灵泉”,为朱熹所起,当年朱熹在五夫求学授业时常饮此水。
靠前倾听,水声汩汩可闻,掬一口甘甜清爽。泉水流经府前村,72户村民至今仍以此泉为生活用水。“老人都说常饮此水能才思泉涌,流传很久了!”姜东成特别强调。
从14岁来五夫求学,到迁居建阳考亭,朱熹曾有40多年在此乡居,五夫镇的大街小巷、山水田园,到处可寻朱子当年印记。
从灵泉及紫阳楼出发,过五虹桥,经兴贤古街,穿几条街坊,来到“朱子巷”,这是朱熹当年前往兴贤书院讲学的必经之路。现存138米的巷子,曲折蜿蜒,两侧雨蚀风侵的黄墙黛瓦,脚下岁月磨洗的鹅卵石,都诉说着理学宗师在此留下的深痕。
回到紫阳楼,一株800多年的古樟树枝繁叶茂,却掩不住时光的刻印。这株朱熹手植的樟树,至今引得无数人对它顶礼膜拜。
穿越历史烟尘,古镇文脉历800多年而至今犹存。
踏进镇里的武夷山市朱子学校,浓厚的朱子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宋代风格的学校大门、高挺的朱熹铜像、朱子文化园、朱子文化讲学堂等相互辉映。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朱子家训》从课堂飘出。一直以来,朱子学校重视将朱子文化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朱熹的思想文化。学校组建了朗诵队、朱熹经典诵读兴趣小组、合唱队等,并定期开展“朱子文化”主题班会课、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每年新学期开学时,全体新生和参与教师还会身着汉服,在紫阳楼前举行隆重的敬师礼。
11岁的小朋友胡可盈,虽不是本地人,但说起朱熹的生平事迹及一些诗词作品,头头是道。附近的紫阳楼和兴贤古街,是她和同学们休息时常游玩之所。
“我们学校就是要延续朱子文化,把朱熹思想中对孩子有益的东西传给学生,成为鼓舞学生成长进步的精神力量。”校长江锦平说。
一声叹息,朱子胜迹藏深闺
时近正午,赏荷的游客渐渐散去。紫阳楼前的荷塘边上,一个孩子在哭闹,母亲教育他“要讲理”。
这位母亲怎么也想不到,就这样一句口头禅式的词语,与那位先哲或有联系。
“朱熹把以往的"尊天"上升到"讲理",如今常说的"讲理"与朱熹的理学思想有很大关系。”常年从事朱熹思想研究的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品端表示。
武夷山隐屏峰下九曲溪畔的武夷精舍,是朱熹完成《四书集注》的地方。导游多吆喝“这是朱熹讲课的地方,大家有时间就进去看看,不过注意集合时间”。得来的是不少青年人关于“朱熹是谁”的疑问。听惯了读书声,精舍内原址保存的两段残墙是否该发出谁解我心的提问?
建阳市小湖镇葛墩村,弯弯山路边有座朱源寺,相传因朱熹在此住过一夜而得名。
寺庙法相庄严,偶有游客好奇入内,不知何以得名,有人揣测是朱元璋,告之以朱熹,唯诺诺而已。
建阳考亭村,朱熹晚年定居于此,并在考亭书院讲学。考亭书院门口那立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的石牌坊尚存完好。现存的书院屋顶,早已在前几年的冰雹灾害中千疮百孔,书院周遭杂草丛生,荒败状不忍目睹。
如今的考亭村已是远近闻名的乡村休闲游目的地,不过,走过路过的游人,有心来此书院瞻仰的又有几人?即便仅仅拍照留念的,也少之又少。
回望朱熹一生,从尤溪呱呱坠地起,生命的绝大部分时光流连于闽北,这里成为他的寓居地、成长地、终老地,相关的文化遗存丰富多彩。然而有资源不等于有知名度,甚至不等于有认可度。
一个花絮。武夷山申报双世遗时,朱子与孔孟的传承关系竟受到欧美评委的质疑。幸而申报小组拍下的一段视频中,有兴贤书院保存下来的当年的四个砖雕汉字“洙泗心源”。洙泗是孔孟故乡的两条河流,在此借指朱子与孔孟的文化渊源关系。看了这个视频,评委们信服了。
武夷山列为世界双世遗已十几年,可朱子文化品牌依旧深藏闺中。
“每年专为朱子文化而来武夷山的,只有几百人,这还包括不少相关学术会议请来的客人。”福建省武夷山旅行社老总朱日忠颇感无奈,目前朱子文化旅游线路只有极少的旅行社开设,而且基本没有客源。“游客只听说来武夷山必游天游、坐竹排,谁会认为不参观朱子文化景观会遗憾呢?”
一种期盼,世界品牌待重塑
建阳黄坑镇后塘村,鹅卵石垒砌的朱熹墓令人心生肃穆。虽历经风雨,墓前石台上仍存着清明祭祀的痕迹。
建阳正计划将这里扩建成朱子林,目前文公祠已经开工,今后还将建设朱熹墓道神碑、思源亭、思源泉、祭拜亭、碑林等,建成中国独一无二的古朴厚重、适于缅怀的朱熹陵园。
去年10月,建阳考亭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也签订了合同,项目拟投资超过10亿元。
就在今年3月,南平市政协召集课题组提出了《朱子文化品牌建设方案》。方案将朱子文化的文化内核、历史地位、当代价值以及朱子文化品牌建设的重点条分缕析。
6月18日,作为海峡论坛的组成部分,朱子文化交流活动在武夷山市举行, 举行“朱子文化与现代文明”论坛,并交流两岸传承弘扬朱子文化经验。
今年7月,两岸联手主办的第六届朱子之路研习营也将启动,海峡两岸10所大学100名师生以及20名专家学者将到闽北游学,重走“朱子之路”。
打造朱子文化品牌正当其时。如何打造?
南平市政协主席张建光提出,能否从打造“文化强省”的高度将朱子文化列入“十二五”规划,列入省重点文化项目?能否把朱子文化作为两岸主流文化交流的载体,在“海峡论坛”等对台活动中予以突出?能否将朱子文化旅游,特别是“重走朱子之路”作为“游学”加以开发,首先在省内学子中推广?能否组织力量诠释普及朱子文化,将其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精神文明的抓手,促进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副会长、南平民俗学会顾问朱美珍表示,我省不妨将南平市整体或者将朱子文化关联度最大的县(市、区)域划定为省级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与朱子文化有关的传统制作技艺、民俗、艺术以及文物和遗址进行整体性保护。
作为研究学者,张品端建议要将朱子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产业打造,建设大型的朱子文化博物园,作为朱子文化研究和展示的基地;举办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文化节等,把武夷山建成世界朱子文化的中心;以歌咏、文化讲坛、专题片纪录片等方式,扩大朱子文化的影响力。
作为旅游业者,朱日忠更加强调可视性文化景观的打造和旅游线路的规划。如重点遗迹的保护修复;以朱子文化遗迹为主的“朝祭观光之旅”;根据朱熹一生的踪迹,策划朱子文化“寻踪游”等等。
……
无论何种建议,凝聚合力,依托闽北丰富遗存,抱团打造朱子文化已成共识。朱子文化这一世界级品牌正行走在复兴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