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刘艳武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宋沅摄
中国经济网厦门6月15日讯 第六届海峡论坛·海峡金融论坛今日在厦门召开,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刘艳武出席此次论坛并发表演讲。
以下为文字实录:
尊敬的马行长,尊敬的林市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今天下午我想和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在上午的研讨过程中都提到了真币,在两岸之间假币一直危害着经济秩序,我今天下午就如何使真币运行更加顺畅,如何使假币越来越少。
关于人民币的第一个目标,让假币减少,使真币供应充足。今天下午我想回顾一下,两岸人民币跨境流动的三个情况,通过这三个情况回顾来展望下一步的发展前景。
介绍一下当前假币的形式和方法:首先介绍一下人民币在两岸的流动扮演者先行者的角色,早在1987年开放台湾地区到大陆来探亲,随后就开放六家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2013年10月份台湾地区允许居民携带6000元人民币到大陆,在福州、厦门等五个地区试点班里新台湾的兑换,2008年扩大了人民币兑换现钞业务到台湾全岛,此时两岸虽然建立了直接通汇的关系,但汇款和结算单仍然只能用第三方货币,在两岸清算体系健全,两岸现钞货币率先实现了兑换。两岸对现钞的需求是巨大的,随着制度的不断放宽,这种需求得到了释放。两岸人民币现钞清算业务常态化,开放金融机构人民币现钞主要是通过汇丰银行、美国银行、外资机构从世界各地。特别是香港市场的搜集,这种方式兑换人民币现钞比较容易收到破旧的人民币,而且兑钞的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给使用人民币带来不变。2004年4月海基会和海协会签订到适当的机构用适当的方式办理现钞兑换,人民银行和香港签署了台湾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协议,台湾商业银行香港分行提供人民币现钞的兑换服务。2012年12月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签署了关于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对伪钞的防范机制更加完善。
在台湾地区要实行人民币现钞持续境外输出,人民币现钞主要由香港输出,受汇率波动的影响,2011年9月台湾金融机构人民币现钞呈现了加速的趋势,我们的两个现钞回国清算渠道运行顺畅,为服务两岸民众支持台湾人民币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海峡两岸,特别是各位金融界的同仁的鼓励下,两岸人民币回流和清算也经历了一个变革。
人民币回流的趋势,两岸贸易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在两岸之间的需求欲望是非常强烈的。这种需求的欲望是需要政策的激发,只要政策不断规范,有效地激发,伴随着两岸的贸易发展,两岸货币的交流的业务量在不断地增大。
展望一下,两岸的民众对货币需求是从个人旅游购物及小额为主体,逐渐分散到实际贸易为主,更多体现两岸实际贸易的支撑,内地人民币在很多贸易方面的使用更多体现在农产品、渔业等等,随着两岸合作不断地推进,我想这种贸易的需求会不断加大。合作的领域和区域将进一步扩大,台湾目前不断发展的贸易和物流体系匹配程度增强,使现钞需求渗透到两岸许多领域,延伸到更加遥远的地区
随着两岸现钞业务密切合作,两岸民众对双方现钞货币的接受程度会不断增强,特别是新台币也将被更多的大陆居民所接受,在大陆贸易中也会被接受。两岸合作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像厦门、金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桥头堡地区,将支撑两岸更加深入合作。
关于假币的情况,随着真币业务量不断增加,它们也渗透到真币当中,危害群众,我们要认真鉴别假币在真币流动的规律和渠道,在打击假币的事业当中,和其他部分紧密配合,我们要想把假币从真币当中剥离出来,要想方设法使真币的技术和假币的技术拉开,确保假币学不了,这是人民币印制当中这几年没有放松的一点,对人民币印制的研发。从源头打击假币,更多是依靠法律的手段,依靠公安干警的力量,及时监测。在渠道方面,内地假币运营的渠道是有规律的,一般粤东地区是高发区,这是制假主要地区,京广是贩假主要地区。在小微企业里面,因为现金存量比较大。我们的重点研究使用环境上,要收窄假币游弋的空间,每一个窗口要有一个检测点,不让假币进入银行体系内,发现假币都要及时收缴,建立假币信息的分析。
特别是台湾地区,人民币在台湾流通的时间比较短,更多民众对人民币的知识不太了解,商业银行的窗口对人民币的防伪方法掌握得不多,台湾商业银行更多是针对很多国际业务配置的,银行的防伪配备和人民币防伪技术的识别还不够。和台湾地区合作,我们上午的研讨有这样的想法,第一个是增长培训,交换真币和假币票样,确保防伪技术能及时传递到海峡对岸。第二,台湾商业银行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到内地进行培训,定期交换假币的情况,确保两岸的货币使用安全。
我的主题比较简单,就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