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论坛官方网站 -- 人物访谈·第二届

台湾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期待海峡论坛"往下扎根"

时间:2010-06-20 12:26   来源:厦门日报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IMG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FONT-SIZE: 10.5pt; BORDER-LEFT-WIDTH: 0px" src="./W020100620449450923531.jpg" _fcksavedurl="/webpic/W0201006/W020100620/W020100620367874146158.jpg" OLDSRC="W020100620449450923531.jpg" /></FONT></P>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nbsp;</P>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林炳坤:现任无党团结联盟主席,五连任“立委”,植根澎湖,影响深远,人称“澎湖王”。 </FONT></P>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nbsp;</P>
<P style="MARGIN: 0px" align=left>  【核心提示】林炳坤第二次出现在海峡论坛,带来了一如既往的期待,不管是作为无盟主席、民意代表,还是论坛嘉宾,他都希望弱势群体的声音可以更强大,希望经济和民生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nbsp;<BR><BR><STRONG>  海峡论坛:有议题,更要有落实</STRONG> <BR><BR>  记者:您连续参加了两次海峡论坛,您眼里的海峡论坛是怎样的? <BR><BR>  林炳坤:我认为海峡论坛人数会越来越多,影响会越来越大。论坛不仅要有成果,而且要落实,不要变成一个“大拜拜”,有了成果之后要有人追踪,有人推动,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海峡论坛真正的目的。两岸交流很重要,应着重于教育文化、少数民族、宗教的交流,参与的人数要越来越多,层次要越来越广。未来我希望参与的团体能再“往下扎根”,能更基层一些。 <BR><BR><STRONG>  第三势力:让民众相信“中道”的力量</STRONG> <BR><BR>  记者:当下岛内“两党政治”已具雏形,作为无盟主席,您认为第三势力应该如何开拓发展空间,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无盟在“立法院”的现状如何? <BR><BR>  林炳坤:第三势力发展是未来的一个方向,蓝绿恶斗太厉害的话,很多议题都会变得太过政治化,目前蓝绿口水战太多,这是尤为不好的,会让民众厌恶。作为“中道”的第三势力注重社会、经济、民生的发展,作用会慢慢呈现出来,会让台湾民众知道,他们需要“中道”的力量。 <BR><BR>  目前,在“立法院”中,无盟占有5席,主要致力于经济议题和照顾弱势群体的议题,关注两岸关系,反对军购。台湾目前的财政非常困难,把军购的钱剩下来,给我们的弱势群体一些照顾,给学生很好的营养午餐,这是我们关注的议题。 <BR><BR>  从台湾的基层选举来看,很多参选人都是无党的,他们的出发点是为民服务,不希望被人贴上或蓝或绿的标签,不想卷入无谓的党派之争。所以,无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盟目前在积极联络地方上的议员、乡长、代表等,希望统合这些力量,作为台湾的“中道”力量,来为民众服务,这是我们一个共同的目标。 <BR><BR><STRONG>  民意代表:事无巨细都是责任</STRONG> <BR><BR>  记者:您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又是五连任的“立委”,您为何会从商界转而从政?您认为澎湖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BR><BR>  林炳坤:任何一个地方的改变都需要民意代表为地方争取,这是台湾民代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我干“立委”干了15年,起初是因为有满腔热情,想要为澎湖离岛打拼,因为离岛非常落后、贫穷。这几年澎湖改变了很多,民众的生活有所改善,照顾离岛居民的福利设施也开始发挥作用,但是目前,让澎湖有一个新面貌的阶段性任务还没有完成,还要继续努力。 <BR><BR>  澎湖没有工业、没有污染,是一个旅游胜地,所以,澎湖要发展,主要靠旅游,与之配套的交通问题、观光设施建设问题,是我们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当然,如何在建设中兼顾环保、兼顾生态维护,是最重要也是最难克服的问题。 <BR><BR>  记者:您被称为“澎湖政坛教父”,地方威望很高,而您长子结婚时,吸引了澎湖十分之一乡亲到场祝贺,可谓盛况空前,是否因为澎湖乡亲特别热情? <BR><BR>  林炳坤:这个称呼不敢当,我自称是“澎湖的奴才”,所有澎湖乡亲在呼唤、在使用的一个奴才(笑)。民众不满意的部分,都是我的责任。星期五到星期天我都会在澎湖,其他时间在“立法院”。我们的服务处就像菜市场一样,天天有人泡茶、聊天、吃饼干,可以说高朋满座。 <BR><BR>  澎湖乡亲很传统。那次,本来我们没有发请帖宴客,但是乡里乡亲非常不满意。他们一定要传统的庆祝方式,包红包,到家里来,广场上办个几百桌,搞个欢庆的大场面,会觉得这样很有面子。 </P>
分享到:
编辑: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