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坛 | 博客
官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于论坛 | 最新播报 | 视频·直播 | 重要发布 | 重要讲话 | 人物访谈 | 嘉宾风采 | 论坛花絮 | 评论反应
中国台湾网专稿 | 主题论坛 | 论坛城市 | 现场图片 | 背景资料 | 关注海西 | 闽台交流 | BBS | VIP | 第三届 第二届 第一届
  海峡论坛官方网站 -- 人物访谈·第四届

洪秀柱:两岸政策起心动念要“以民为本”

时间:2012-06-21 09:56   来源:新华网台湾频道

洪秀柱在本次论坛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陆生赴台:台湾不但应放弃“三限六不” 还应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条件

  问:有台湾媒体近期评价说,反对党的质疑与牵制、美国加速向东亚集结力量和岛内民意的某些担忧成为台湾当局发展两岸关系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甚至有人说在此时“做不如不做,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您对这种说法和目前发展两岸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阻障怎么看?

  洪秀柱:台湾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大陆必须深入去理解,有些反对党或许对大陆有较深的疑虑,对于大陆在国际场合的打压也比较敏感与不满,难免会心生“抵制与抗拒”的想法。其实,反对党内部对于如何和大陆互动也是有一些检讨的声音,很多反对党的朋友私下还是会和大陆沟通、交换意见,我很期待大陆当局和台湾反对党朋友多接触交流,只要双方秉持务实理性、理解善意、愿意求同存异、用耐心化解歧异、事实上没有什么不可能。

  问:我们知道您是从一位教育工作者转行投身政治事业的,近期两岸的教育交流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大陆方面还有不少台湾人士都希望对目前陆生赴台中的“三限六不”进行调整,请问您作为一位教育专家对此有何看法和提议?

  洪秀柱:在立法时本人就反对“三限六不”的主张,更反对“一限二不”入法,但2010年8月19日之所以三读,实因阶段性妥协的产物,在当时蓝绿对抗的氛围下,只好“先求有再求好”。两岸开放直航、观光、投资等,都是循序渐进,从无一步到位先例,开放陆生政策亦然。

  开放陆生来台,我认为台湾应该采取积极作法,例如若果要争取顶尖优秀之学生,应仿效美、英、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推出奖学金和优渥条件,因此,台湾不但要放弃“三限六不”,甚至还要推出具吸引力的条件,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大陆学生舍其他地区而来台湾就读。

  谈台湾“立法院”暴力冲突:是一种民主的过渡现象

  问:您连任八届 “立委”,请您说说这些年在“立法院”的体验,我们知道“立法院”在台湾政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贡献非常大,但多年来时有发生的暴力冲突画面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记得曾有白发苍苍的技术型女官员被当场问哭,龙应台前几天因为在“立法院”穿了一双有争议的鞋子而备受指责,最近还发生了绿委夜宿“立法院”的事件,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些现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您认为怎么能尽量避免民生和政策议题成为党派权力斗争的工具?

  洪秀柱:任何制度有其优点和缺点,立法院迄今虽然不时上演口角或肢体冲突,但整体而言,比过去的激烈冲突已比较缓和,执政党也尽量采取容忍的态度,希望以和为贵,避免冲突。

  台湾因为特殊的选举文化,立委为了博取版面故意拉高嗓门或采取作秀的手段,但老百姓也愈来愈聪明,会分辨政治人物的所言所行,有时无理谩骂官员自己的形象也会受伤。有些现象只是一种民主的过渡现象,待民主逐步成熟,这些都不会是严重问题。

  希望各党政治人物都能以民生福祉为念,勿将民生议题当成权力斗争的工具,举例:民进党虽反对油电涨价,但社会也会质疑若是民进党执政,其油电能源政策又为何?除非民进党不想执政,若希望有朝能执政,还是要向民众提出具说服力的理性政策,而非一味的反对。


分享到:
共 5 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马迪

公告板 | 关于论坛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中国台湾网专稿

更多>>评论反应

更多>>嘉宾风采

更多>>论坛直通车

景点 美食 住宿 日程 交通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