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mainbox_02 id=textsize>
<P style="MARGIN: 0px"> 中国台湾网6月19日厦门消息 备受两岸各界关注的第二届海峡论坛将于19日晚在厦门正式开幕,200家海内外媒体及近千名记者的镜头将聚焦厦门,隆重报道本届论坛的盛大场景。目前,论坛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完成,第二届海峡论坛正迎风鼓帆、蓄势待发。</P>
<P style="MARGIN: 0px"> </P>
<P style="MARGIN: 0px"> <STRONG>两岸百姓当主角 凝聚民间智力聚焦民生</STRONG><BR> <BR> 本届论坛承继了首届海峡论坛扩大民间交流的精神,让两岸民众充当活动的主角,注重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凝聚民意、聚焦民生。论坛期间,两岸各界参会人员将共同研商两岸民众关注的热点议题,着眼于深化两岸民众交流交往,推动海西发展先行先试,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P>
<P> 从18日启动的预热活动开始,25场论坛活动里,每一场都可以看到民间、民众和基层的影子,听到他们的声音、意见和建议。18日,在漳州和莆田分别举行的妈祖进香仪式和漳州开漳圣王文化节开幕式中,虽不乏身份显赫的信众,却也从不缺少乡镇村里长与普通民众的身影;行步蹒跚、年过古稀的老伯经由海上直航来祭拜,年轻时尚的“80后”也出现在信众队伍中。</P>
<P> 20日,关切航空运输发展的代表们将围圆而坐,回顾直航实施后的现况、主要问题,并提出措施建议;同日,因应两岸签署MOU后新形势,如何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两岸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机构、业务合作等成了本次论坛金融界人士亟待探讨的议题;21日,400多名乡镇长、村里长将于三明具体商研两岸乡镇的合作与交流……</P>
<P> 据记者统计,25场活动中,除了3场是为解决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而举办的政策研讨会外,两岸普通民众可以广泛参与的有20场之多,此外,还有精彩绝伦的开幕式晚会可以欣赏,海峡论坛的民间性、大众性、广泛性和基层性可见一斑。</P>
<P> <STRONG>台湾各界踊跃参与 万名乡亲共襄盛会</STRONG></P>
<P> 本届论坛得到了台湾各界人士的踊跃参与,18日起,万名来自台湾各界别、各行业、各县市的台湾乡亲陆续登陆,前来参加在福建厦门等九个设区市举办的第二届海峡论坛活动。</P>
<P> 据统计,此次参加论坛的台湾乡亲超过万名,其中,来自基层的约80%,中南部乡亲约占60%,许多台湾乡亲是第一次参加海峡论坛,有的甚至是第一次来大陆。这万余名台湾乡亲涉及界别30个,台湾工会、青年、妇女、文化、体育、民间信仰、工商、农业、旅游等都有代表人士参加,比首届新增了10个交流界别。</P>
<P>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黄敏惠、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以及台湾部分县市长、议长或民意代表将作为嘉宾前来与会,充分体现了海峡论坛是两岸民间合作的平台、是两岸民间交流舞台的特点。</P>
<P> 本届论坛共有四大版块25场活动,海峡论坛开幕式定于6月19日晚19:30分在厦门会展中心举行,用时20分钟,综艺晚会于19:50开始,大约70分钟,晚会安排现场观众8000人,其中台湾嘉宾约6000人。以“聚焦民生,惠泽两岸”为主要议题的海峡论坛大会将于20日上午9:00在厦门海峡会议中心举行,将有1700多人出席,其中台湾嘉宾1400多人。论坛大会将由两岸民间各界代表人士作主题演讲。</P>
<P style="MARGIN: 0px"><STRONG> 两岸媒体云集厦门 本网强大阵容全力报道</STRONG></P>
<P style="MARGIN: 0px"> </P>
<P style="MARGIN: 0px"><STRONG> </STRONG>本届论坛备受关注,海内外约200家媒体云集厦门,其中,台湾媒体80多家记者100多人,与上届相比,台媒参与报道的数量与记者数均翻了几番。</P>
<P style="MARGIN: 0px"> </P>
<P style="MARGIN: 0px"> 在参与报道的大陆上百家中央与地方媒体中,本网记者的阵容格外引人注目。为报道第二届海峡论坛,本网抽调精兵强将组成20多人的前方记者队伍赶赴福建省,其中先遣记者组已完成了大量前期筹备工作的报道,发出多篇独家稿件。明日,本网前方记者将兵分13路,分别报道海峡论坛大会、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等13场活动。</P>
<P> 本网另抽调了40余位经验丰富的骨干编辑队伍,组成新闻、视频、论坛、手机媒体等跨平台报道的强大后方编辑阵容,并推出“第二届海峡论坛官网”,与福建前方记者相互配合,共同报道本届海峡论坛。</P>
<P> 本网赴厦门采访的记者李徽表示,中国台湾网以传播两岸亲情,沟通两岸民意,服务两岸交流为宗旨,更多更快更好的详尽报道海峡论坛实况,传递两岸交流信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记者 杨丽)<BR></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