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IMG src="./W020100620735968170529.jpg" OLDSRC=W020100620735968170529.jpg /></P>
<P style="MARGIN: 0px"> </P>
<P> 海峡论坛这类超大型、跨两岸的民间交流,对台湾民众确实是件新鲜事,毕竟在台湾,一项活动能在同一县市境内引发回响,已实属难得,更别说同一时间在九个地市、举办各式各样25场活动,何况还有一万多名台湾民众参与。 </P>
<P> 论坛强调民间性的“庶民交流”,对两岸都是种学习与体验。台湾中南部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社会,搭机搭船外出本是新鲜事,基层民众这趟到福建参与论坛活动,很多可能是这辈子头一遭。 </P>
<P> 头一遭、第一眼印象就会永留心中,福建各城市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自当点滴在心头;交流既是对过去刻板印象的洗牌,也是重新认识。就以漳州的开漳圣王活动与莆田妈祖活动为例,很多台湾民众是抱持一场宿愿、充满期待的心情前来谒祖,也极可能回家后 “吃好倒相报”,明年邀更多街坊邻居共襄盛举。 </P>
<P> 海峡论坛看似单纯的活动,正因其庶民性质反而影响深远,这是两岸民众面对面直接接触交流,究此看,论坛的主办城市乃至生活其中的市民朋友,全都是两岸交流的实际参与者。也无怪乎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昨日在会见台湾贵宾时,除肯定论坛成果外,也语重心长地强调,两岸关系生机活力来自人民,希望海峡论坛继续举办下去,而且办得更好。林克伦<BR></P>